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8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43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25篇
教育与普及   76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4篇
现状及发展   161篇
综合类   841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58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种制备多糖凝胶纳米微粒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使用有机溶剂和乳化剂情况下,利用反应条件温和且无毒的多价反离子对阳离子多糖的凝胶化诱导作用,制得可用于治疗药物输送的可生物降解亲水性纳米载体。通过优化反应参数,可使所得多糖凝胶微粒平均粒径介于20—100nm之间。  相似文献   
82.
固相反应制备磷酸锌纳米晶体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 Zn SO4 · 7H2 O与加有表面活性剂的 Na H2 PO4 · H2 O室温下进行固相反应 ,合成得到前驱体和可溶性无机盐 ,用水洗去可溶性盐 ,烘干 ,将前驱体微波辐射晶化 ,生成磷酸锌晶体 .用均匀设计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按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磷酸锌 ,经 XRD和 TEM表征为纳米级晶体  相似文献   
83.
低热固相法合成纳米(NH4)3PMo12O40·4H2O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纳米(NH4)3PMo12O40*4H2O,XRD、31P NMR研究发现,在此固相反应的4个步骤中(扩散,反应,成核,生长),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是产物的成核.  相似文献   
84.
改进的多孔硅生长模型和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孔硅生长过程中阳极化电流,氢氟酸(HF)含量与多孔硅微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改进的多孔硅生长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该模型吸收了限制扩散模型的优点,同时考虑了F-与空穴的反应过程因素,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出多孔硅形成过程中大电流条件下的电化学抛光现象.二维(100×100)点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匹配性,模拟得出的多孔硅的多孔度同实验数据相比较,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MMT-0、MMT、粉煤灰、B4C作为填料在环氧树脂胶黏涂层中的作用。在WE/30液压万能试验机上测试其剪切强度,得出最佳配比是:MMT为5%,MMT-0为50%,粉煤灰为l50%,B4C为125%,在罐式浆体冲蚀磨损试验杌上测试了最佳配比时涂层的冲蚀磨损率。结果表明:MMT作填料时剪切强度高,冲蚀磨损率低。  相似文献   
86.
基于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一种新型纳米pH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一种基于新型的荧光染料——二氧化硅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纳米pH传感器,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为核材料,采用实验条件简单的油包水的微乳液方法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荧光染料在二氧化硅壳层中的泄露。这种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对pH敏感,在pH值5.5—7之间呈线性响应,且能被单个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借此用于单细胞中pH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87.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复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成的膜相比,由不同粒径硅溶胶复配后形成的膜,呈现出较高的结构致密性和憎水性,与由粒子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8.
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碳纤维基体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碳纤维基体微结构,结果表明,250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很好地遵从Porod规律,134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不遵从Porod规律,邓经1340℃碳化自理的碳纤维基体存在尺寸小于1nm的不均匀区。  相似文献   
89.
库万军 《科学通报》1997,42(11):1216-1219
自从在CoFeSiB非晶丝(带)及FeCuNbSiB的纳米晶丝(薄膜)材料中发现巨磁致阻抗效应以来,GMI效应在实际运用中有广阔的前景,而且在理论上探讨GMI的起因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受到普遍的关注。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具有高的磁导率,在一定频率的交流驱动电流作用下,外加直流磁场阻碍了交流电流所感生的磁通量的变化,从而降低磁导率,提高趋肤深度,降低了交流阻抗,引起效应。及非晶薄带在不同的温度下热处理可以形成纳米级软磁合金,降低各向异性常数和磁致伸缩系数,提高磁导率,有利于GMI效应的出现。本文对以上三类材料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研究GMI效应随外加磁场及驱动电流频率(f)的变化关系,并探讨GMI的来源。定义。  相似文献   
90.
银/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孔固体系指孔径为2~50nm,孔隙率大于40%的多孔固体,其孔的数量可高达10~(19)g,比表面积可高达900m~2/s,故介孔固体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根据孔的排列,介孔固体可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若将纳米尺度的颗粒(金属或非金属)置于介孔之中则形成所谓的介孔复合体,颗粒呈弥散分布,互不连接;由于孔-颗粒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从而可显著改变颗粒的性质。近几年来有关介孔复合体的研究时有报道,但主要是非金属粒子-有序介孔固体复合体及化合物(半导体)-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而纳米金属粒子与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Ag与无机化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与本文的介孔复合体含义不同)已有一些报道,也有人在多孔玻璃中制备成颗粒间基本是互为连接的Ag/SiO_2混合物,但将纳米Ag颗粒放入介孔固体的孔中而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介孔复合体尚未见报道(就我们所知)。本文报道纳米Ag与SiO_2介孔固体之间的复合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