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201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41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小麦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根癌农杆菌对 3种基因型小麦进行了转化研究 .发现基因型对转化有明显影响 .将小麦品种烟优 36 1、烟 10 3、核生 3号的胚性愈伤组织用含报告基因NPTⅡ和抗盐基因Na H 反向转运AtNHX1的农杆菌菌株pROK2AT GV310 1感染和共培养后 ,用巴龙霉素 5 0 - 15 0mg L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及转化植株 .对抗性植株的总DNA用AtNHX1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 ,目的基因的PCR阳性频率为 1.3(烟 10 3)和 2 .9% (核生 3号 ) .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2-苯基呋喃-3,4-二羧酸二甲酯(2)与格氏试剂苯基溴化镁等(3)反应,生成酮基酸酯2-苯基-4-苯甲酰基呋喃-3-羧酸甲酯(1)的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一、格氏试剂的生成。 对于格氏试剂的生成,似乎公认为是由表面镁到相邻的RX的单电子转移引发的,然后形成和表面镁自由基阳离子结合的阴离子:  相似文献   
25.
26.
通过对PDF1.2启动子进行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合在烟草叶片中的农杆菌瞬时表达,分析了该启动子中应答茉莉素反应的必要顺式作用元件,验证了该基因上游1861 bp的区域具有应答茉莉素反应的功能.通过缺失突变证实了该启动子-300和-234 bp间的区域是该启动子应答茉莉素反应的重要区域.为了进一步阐明此重要区域中的应答茉莉素反应的必需区域,分别对此区域中的GCC盒、类G盒和一个回文序列进行了点突变.在烟草叶片中的瞬时表达分析表明,GCC盒的突变使该启动子丧失了对MeJA的应答,而类G盒和回文序列的突变没有明显的改变该启动子区域对茉莉素的反应,表明GCC盒是PDF1.2基因启动子中应答茉莉素反应的必需顺式作用元件.在此基础上,将含有4次重复GCC盒序列的片段与CaMV 35S的最小启动子序列构建成嵌合启动子.在烟草叶片中,该嵌合启动子可应答茉莉素的诱导反应,表明GCC盒是PDF1.2基因启动子中应答茉莉素反应必要的顺式作用元件.  相似文献   
27.
测定氨氮时浓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在各显色时间下的吸光值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实验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情况,掌握达到最大显色所需的时间。从而指导实际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8.
29.
在[1]中讨论了亚直不可约环的导子,所得结论在幂等心的情况下与对质环讨论得到结论是一致的,本文对亚直不可约环所作的假定,对于有幂等心的亚直不可约环是自然满足的。在这些假定下,将文[1]中的定理2-5之条件削弱而得到与其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深美闳约”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的评语,但王先生本人及以后的引用者并没有详细分析这种艺术风格的构成。本文试图立足于冯词文本自身,结合词史之发展,从性别视角与意蕴空间,时间状态与生命体验,意象选择与意境拓展三个方面阐释冯延巳词“深美闳约”艺术风格的构成,并指出其在词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