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文题内容研究表明,Na_2CO_3对生物质的湿式裂解是良好的催化剂。Ni-Mo催化剂有利于甲烷生成,Ni-Mo和Na_2CO_3混合催化剂效果最好。可使气体转化率达55%以上。生物质的湿式裂解气化可得气体、液体和焦三种产品。其中气体产品主要含CO_2、CO、H_2、CH_4和少量的C_mH_n。脱(?)CO_2后可得热值为12500~16700kJ/m~3左右的中热值煤气。对液体产品的组分用荧光光谱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有菲、(?)醌等几十种物质。湿式裂解气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0min、反应温度380℃以上。若以液体产品为主,则反应时间为80min较佳,反应温度相对降低。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及Na_2CO_3用量对甘蔗渣湿式裂解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在硝化甘油存在下对硝化纤维素(NC)大分子与二异氰酸酯间的交联成网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溶胶-凝胶含量、网络压缩模量、网络密度均为异氰酸酯用量(R值)的函数。随着R值的增高,成网过程出现4个明显不同的区域,而且出现凝胶点的反应程度高达0.62,远大于按Kahn理论所得的预估值(0.13)。文中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反应模式。采用3种技术途径来改善硝胺填料与上述网络系统的结合状态:新的偶联剂、有强结合力的大分子包复层以及填料的低温等离子束表面处理技术。发现中性的多乙撑多胺类偶联剂对此系统有效。NC与硝胺间氢键的形成使之成为合适的包复大分子。NH_3气氛的低温等离子束处理则赋予硝胺表面新的性质。X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揭示了硝胺分子上硝基N_(IS)处(400eV)形成新的表面结构是增强其与网络结合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本文阐述了甲基纤维素中甲氧基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的简单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际样品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多糖水基压裂液添加剂的发展现状,指出植物胶和纤维素衍生物等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配制水基压裂液。国外普遍使用瓜尔胶作胶凝剂。通过对瓜尔胶进行化学改性和使用新型交联剂,可以改善压裂液的耐温性,降低残渣量,并进一步发展延缓交联等新技术.文章还建议我国应努力开发适合我国条件的多糖压裂液新品种。  相似文献   
85.
86.
从四株猴头菌在培养期间对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降解和有关酶活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木质素降解量大于半纤维素降解量,半纤维素降解量大于纤维素降解量。不同菌株木质素分解活性不同,木质素分解活性强的菌株,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也较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大体一致。胞外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培养最初期为高,后期活性很低,但子实体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很高,以原基期为最高。这表明子实体中的多酚氧酶是在子实体中产生的,而不是在菌丝体中产生而后输送到子实体中去的。  相似文献   
87.
从牛粪中分离到一株能分解纤维素的高温厌氧梭状芽孢杆菌。该菌接触酶阴性,革兰氐染色阴性。细胞杆状或稍弯(5~10×0.6~0.8μm)。芽孢卵圆形,端生,直径为1.0~1.3μm。极生丛鞭毛,运动。老龄时菌体常呈长丝状(15~30×0.4~0.6μm)。以断裂方式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60~65℃,最适pH为6.5~7.0。发酵产物有H_2、CO_2,乙酸、甲酸、乳酸和乙醇等。发酵液中无色素。在纤维素琼脂滚管中形成透明、直径为5~l5mm的圆形分解圈。该菌株在以蛋白胨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不生长,能迅速利用葡萄糖或纤维二糖生长。在纤维素上生长时产生孢外纤维素酶,在纤维二糖或葡萄糖上生长时不产生纤维素酶。将在纤维二糖或葡萄糖上旺盛生长的菌接入纤维素培养基中时,需经过10天以上的延迟期才能恢复纤维素分解能力,说明该菌株的纤维素酶是诱导酶。酶的最适温度为65℃,pH为7.2。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及酶学性质与Clostridium thermocgllum十分相似,鉴定为同一个种。  相似文献   
88.
Decomposition of stumps in successive rotation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s was studied using a chronosequenee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composition rate constant of Chinese fir stump was 0.02695 as calculated from Olson's model. The N content of stump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two-year decomposition. When the dead stump C/N ratio was 463.2 ± 27.3, the stumps started to release N. The pattern of P release was similar to that for N. However, K content of stumps showed a consistent declining trend over time during the whole decomposition.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ith cross polarization and magic-angle spinning (^13C CPMAS-NMR) was used to analyse organic carbon (C) components in decomposing stumps. The ^13C CPMAS-NMR spectra of stumps displayed that stump was dominated by cellulose and hemieellulose. The spectra also showed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nsity in alkyl C, aromatic C, and earboxyl C spectral regions, which was expected as the labile cellulose and hemieellulose components in O-alkyl C spectral region were selectively decomposed first.  相似文献   
89.
动态阈值解决了获取的图像中亮度不匀、聚焦不完全的问题。依据交叉部分边缘像素点的特殊性并利用拟合曲线解决了纤维交叉的分离问题。用二次扫描的方法提高了纤维直径测量的精度,提出了纤雏素纤维的自动识别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90.
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绿色合成醋酸纤维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并将其用作浓硫酸的绿色替代催化剂进行纤维素的醋酸酯化反应.该催化剂在DMAc/LiCl体系中可对纤维素进行酰化反应.为避免有机溶剂的污染,反应在无溶剂的球磨反应器中进行.通过FT-IR、AFM和H^1-NMR研究发现,在无溶剂和固体超强酸催化下纤维素可以转化为醋酸纤维素,并且酯化程度随球磨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