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43篇
教育与普及   1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3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倪福太 《松辽学刊》2004,25(1):51-53
根-茎过渡区的研究对于双子叶植物的结构(初生维管系统)是极具证明力的.尤其是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国际上对幼苗初生维管系统根-茎过渡区的研究有两大学派,一派主张根的外始式星状中柱最原始,茎的内始式真中柱最进化,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下胚轴为中始式的根茎过渡区;另一派主张幼苗可分成根-下胚轴-子叶与上胚轴苗等两个单位,上胚轴常似成一种分离的结构,着生在根-下胚轴-子叶的单位上,根和上胚轴间不存在过渡情形.  相似文献   
62.
以籽银桂(Osmanthus fragrans ‘Ziyingui’)和日香桂(O.fragrans ‘Rixia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桂花营养器官根和茎的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桂花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根毛,表皮细胞长轴与根圆周垂直,有明显的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中柱)为五原型。次生生长旺盛,次生韧皮部中有少量的韧皮纤维;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表皮上有少量腺毛分布;外韧维管束;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较多的韧皮纤维,呈完整的一环,增加了茎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63.
报导了沼泽红假单胞菌在暗纹东方鲍育苗中应用的初步研究.试验过程中按水体50μg/L的浓度向试验池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研究该菌对育苗池水质、仔鱼育成率以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g/L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有效去除育苗池水的COD(化学需氧量)、N-NH4^ (氨氮)以及N-NO2^-(亚硝氮),从而显著改善育苗池水质,稳定水体DO(溶氧);同时,暗纹东方鲍仔鱼育成率以及生长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4个辣椒品种茎尖为外植体,在MS 4mg/L BA 1mg/L IAA 4mg/L AgNO3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在MS 2mg/L BA 0.1mg/L IAA,MS 0.5mg/L BA 0.1mg/L IAA诱导不定芽茎伸长.结果,平均不定芽诱导率达85%,平均不定芽茎伸长率可达110%,再生植株频率达75%左右.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子叶及下胚轴培养相比,茎尖培养具有成苗率高、基因型不敏感、再生周期短等优势,是解决辣椒组织培养不定芽茎伸长困难,提高再生植株诱导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丹参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的外源激素对丹参茎尖培养的作用,建立了丹参快速繁殖的方法.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1.0mg/L BA和0.1mg/L NAA配合使用时茎尖的生长状况最好,茎尖的成活率高达91.4%;GA对茎尖分化有抑制作用;附加1.0mg/L BA时芽的增殖效果最好;附加0.5mg/L IAA有很好的诱导生根的作用,而且可以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降解硫化亮绿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7.0,在通N2、厌氧的条件下菌株的脱色效果最好.此外,还讨论了硫化亮绿初始浓度对硫化亮绿降解速率的影响,当初始浓度低于100mg/L时的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加快,高于100mg/L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在可降解浓度范围内,硫化亮绿降解率为55%~92%.  相似文献   
67.
综合CaCO3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资料,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特征,对兰州红咀寺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西缘,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波动反映C3/C4植物比例改变,指示温度变化.δ^13Corg值偏正时,表明C4植物含量较大,反映温度较高.有机碳同位素和CaCO3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共同揭示了兰州地区末次盛冰期气候较全新世明显偏低,在11.5kaBP,13.9kaBP存在两次明显的降温;进人全新世以后,兰州气候开始逐渐变暖,但仍存在8.8kaBP、5.0kaBP和3.2kaBP的三次突然升温以及8.0kaBP、6.8kaBP和5.3kaBP的降温事件,说明了兰州地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红蓼是一种药用植物,药用后的红蓼残渣表面粗糙,内部疏松多孔,是一种较好的吸附载体。用冰乙酸对药用后的红蓼残渣进行改性处理,用改性后的红蓼残渣对废水中Cu~(2+)进行循环吸附研究。ICP分析表明,冰乙酸改性之后,红蓼残渣对废水中Cu~(2+)的吸附效率达到95.6%,远高于未改性红蓼残渣的吸附效率(59.2%)。3次循环吸附后,吸附效率仍达到87.3%。结果表明,对药用后的红蓼残渣进行酸改性制得的吸附材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69.
采用NaClO_2/UV降解藏红T染料废水,研究染料初始质量浓度、p H、NaClO_2投加量、UV照射时间对藏红T脱色率的影响及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出最佳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藏红T染料的矿化程度.结果表明,NaClO_2/UV能够有效降解藏红T,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单个因素对藏红T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p HUV照射时间初始质量浓度NaClO_2投加量.当p H为4.45、初始质量浓度为44.02 mg·L-1、NaClO_2投加量为136.54 mg·L-1、UV照射时间为19.40 min时,藏红T的脱色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70.
【目的】阐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下(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生物炭和氮添加对桉树红锥混交林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林地的桉树红锥混交林中,设置生物炭和氮添加的控制实验,研究生物炭和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有效磷(AP)和有效钾(AK)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下,生物炭和氮添加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对照相比,人工清理林地时,添加生物炭显著增加了20~40cm土层的AP含量;氮添加极显著增加了0~10cm土层的SOC、TP、AP含量和C∶N;10~20cm土层的SOC、AK含量,20~40cm土层的AP和AK含量也显著增加;而0~10cm土层的N∶P则极显著降低。林地清理方式为火烧清理时,生物炭添加极显著增加0~10cm土层的TP含量,而0~10cm、10~20cm土层的SOC和AK含量,0~10cm土层的C∶N,10~20cm的AP∶TP、C∶P以及0~10cm、10~20cm、20~40cm土层的AK∶TK显著降低,0~10cm土层的AP含量、AP∶TP、C∶P和N∶P更是极显著降低。氮添加显著降低10~20cm土层的N∶P以及0~10cm土层的AP∶TP,0~10cm土层的AP含量以及10~20cm的TN含量下降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人工清理林地条件下,实施生物炭和氮添加有利于提高桉树红锥混交林的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