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4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普通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摒弃陈腐观念,革新教学内容,把文学鉴赏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丰富人生经验、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提高综合素质而提供淳美的文学、文化食粮。  相似文献   
22.
梦是中国文人追求理想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从庄子"晓梦化蝶"到屈原"驷虬乘鷖"再到曹雪芹的"太虚幻境",幻境之说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但却为学界所忽视的审美学说。本文旨在通过从《离骚》、《红楼梦》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作品中抽取出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的幻境描写,从而一窥中国古代文学幻境之说衍生及其所代表的独特的东方审美。  相似文献   
23.
韦文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2,(6):99+111-99,111
红楼梦》中开篇有三则神话,分别是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太空幻境,这些神话对小说后续情节具有某种暗示和隐喻作用,对应小说中凤探革弊、宝黛姻缘、大观园等三根主线,折射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空、色、情"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4.
刘波 《科技信息》2010,(23):I0254-I0255
"笑道"是《红楼梦》中出现比较频繁的人物话语引出词,由于古汉语具有高度概括性,所以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和场景对"笑道"采取不同的译法。本文将以《红楼梦》的普及本为原本,援引数例书中人物的"笑道",结合帕纳休克的俄译本《Сонвкрасномтереме》中对"笑道"的相关翻译进行对比,进而对该译本中"笑道"的翻译方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5.
基于自建《红楼梦》语料库,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统计手段,对《红楼梦》中“冷笑”一词在原著及霍克斯、闵福德译本中的再现情况进行检索与分析,借以探求其“冷笑”翻译在意义显化与隐化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译本中“冷笑”的翻译51.20%存在显化现象,33.60%存在隐化现象.  相似文献   
26.
女儿情结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魅力独具之所在。黛玉仙逝,宝钗、袭人等因道学的侵袭女儿本性已被扭曲,是失去了个性精神徒有女儿之身的假男人。贾宝玉女儿情结随女儿们人性的异化而消释。男权意识的强势也注定了宝玉女儿情结消释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一些称谓的使用与翻译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讨论了该小说中称谓的基本使用情况,并对“老爷”、“太太”以及其他称谓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该小说充分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称谓,尤其是亲属称谓的使用状况。接着作者以Hawkes与杨宪益两种《红楼梦》英文译本为依据,对该小说中的一些较为典型的亲属称谓,包括“老爷”、“太太”、“老太太”以及“宝哥哥”、“林妹妹”等的翻译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讨论脂评“亲历其境说”的内涵和审美意蕴。“亲历其境说”揭示文学源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论,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体现。对“亲历其境说”进行阐释,以探讨脂砚斋小说美学思想和《红楼梦》成功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9.
用艺术辩证法系统剖析《红楼梦》是个全新的角度,本是作的艺理论新《红楼辩证析》的“前言”。它从艺与生活、艺创作与优秀思想化传统的关系,概括地论述了《红楼梦》含有艺术辩证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0.
娇杏的意义     
<正> 《红楼梦》一书中写了五百多个人物,有些人物的用笔极其简洁,娇杏就是其中一个。作者写她在贾雨村眼里"虽无十分姿色,但亦有动人之处",至于她回顾贾雨村时,使贾雨村认定她"必是个巨眼英雄,是风尘中之知己也",那纯属于贾雨村的误解,或者是自作多情的一厢情意。所以作者对娇杏的描写主要是为了刻划贾雨村的性格和为其日后的变化做强有力的铺垫和衬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