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典型的真红树植物(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和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物种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体内各器官的K、Na、Cl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体内盐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别,真红树植物体内各器官的Na、Cl含量明显比半红树高,叶片的K/Na值比半红树低;(2)真红树植物(除红树和木榄)和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吸收选择性(USR)没有差异,但半红树植物的K:Na离子运输选择性(TSR)明显比真红树高;(3)真红树植物根系Cl含量随径级增加有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半红树植物不同.从盐分分布特征来看,银叶树最好归为半红树植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多氯联苯(PCBs)胁迫下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最适内参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分子毒理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β?actin、18S rRNA、GAPDH和#?tubulin为候选内参基因,qRT-PCR测定PCBs胁迫下4个候选内参基因在红树蚬外套膜、鳃、闭壳肌和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其表达稳定性。【结果】geNorm软件分析表明β?actin表达最稳定;NormFinder软件分析发现,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组织中β?actin的稳定性最好,闭壳肌组织中β?actin(0.454)表达稳定性略微低于#?tubulin(0.425),排第2位;BestKeeper软件分析表明,外套膜和鳃组织中β?actin最稳定,肝胰腺和闭壳肌组织中GAPDH最稳定,β?actin排位第2位。【结论】筛选β?actin为红树蚬在PCBs胁迫下的qRT-PCR最适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盐度对红树植物木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质盐度对长期培养的木缆(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基质盐度0 ̄50的范围内,随基质盐度的提高,木缆幼苗的的生长具有低盐促进和高盐抑制的特点,干物质的积累朝有机物合成场所(叶片)和养分吸收器官(细根)转移。木榄幼苗的最适生长盐度为10左右。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木榄幼苗通过增加平均单叶面积和叶片寿命来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木缆幼苗的正常生长需要一定的盐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红树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和分析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5属6种植物的rDNAITS区序列,所构建的ITS区分子系统树图表明:红树科植物可形成1个单系的类群.但在部分属种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红树科传统的分类系统有所不同,陆生红树科植物竹节树属(Caralia)的竹节树(Cbrachiata)和旁杞木(Cpectinifolia)之间的分子差异很大,呈复系演化的特征.旁杞木与红树林主要植物秋茄属(Kandelia)的秋茄(Kcandel)和红树属(Rhizophora)的红海榄(Rstylosa)的关系较近,竹节树则与另一红树林的主要种类角果木属(Ceriops)的角果木(Ctagal)呈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分布密度与潮高、底质和红树根际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在广西廉州湾和珍珠湾红树林设置5条断面25个取样站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红树蚬多见于高潮带而鲜见于低潮带,红树蚬分布密度从高潮位向低潮位递减。红树根际与林内空地红树蚬分布密度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红树植物树种根际红树蚬的分布密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沉积物紧实度和盐度是红树蚬分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珠江口国家863计划"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耦验示范研究"基地中3个系统12个红树种植-养殖塘的浮游藻类和氮磷营养盐进行了1年内4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木榄、红海榄的单种或组合种植对于DIN和PO4-P均有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但各个塘的浮游藻类均处在富营养化或超富营养化水平。通过对各系统中浮游藻类进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测度排序(NMDS)研究,说明红树种植可以改变藻类的群落结构,但红树种植短期内不能降低水体中的藻类丰度和富营养化程度。红树植物和藻类间的复杂内在关系有待更加细致的机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混合发酵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混合发酵技术应用于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培养,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deoxyscytalidin(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5-丁基-2-吡啶甲酸甲酯(3),5-(3-丁烯基)-2-吡啶甲酸甲酯(4),sescandelin(5)五个单独培养未能得到的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调查的方法,研究深圳湾福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 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伐后萌枝更新对伐迹地早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伐后4年时,3种红树植物平均萌生枝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桐花树(12.4)>白骨壤(5.4)>秋茄(4.4);桐花树的萌生率最大(72.73%),其次为秋茄(67.42%),白骨壤最小(20.77%)。滩涂潮位可能影响红树植物的萌生率,不同潮位滩涂上的红树植物萌生率为:内滩>中滩>外滩。红树植物萌生植株较人工种植植株的存活率高,且生长速度较快,表明萌枝更新对砍伐后早期红树林群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此外,红树植物种类自身的生理生态差异可能是影响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提取物中分离到Castaneiolide(1),脑苷脂-1-O-吡喃葡萄糖基-(2S,3R,4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2),3β,7β,19-三羟基-5-烯-胆甾烷(3),3-羟基-4-(3-甲基-2-丁烯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甲醛(5)五个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化合物1,2,3,4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以0.1、1和10mg/L3个浓度的多环芳烃萘和芘室内栽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培养基海水盐度15,培养期60d,以不加污染物培养为对照,分析了萘和芘对秋茄幼苗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mg/L萘和芘的环境胁迫对秋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明显,而浓度达1mg/L及以上水平则随着萘和芘浓度的增加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低浓度萘和芘(0.1mg/L)的环境胁迫对幼苗叶片、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不明显;高浓度芘和萘(10mg/L)的环境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根尖POD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萘和芘胁迫诱导了秋茄幼苗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增加,其中根尖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