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2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湛江高桥红树林贝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和2005年2次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7月对湛江高桥的红树区贝类资源在相同取样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调查的红树林区有高桥镇的东村、西村、长田、红坎4个点.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区贝类种类组成有3纲6亚纲11目26科43属60种.其中樱蛤科有9种;牡蛎科、帘蛤科各5种;蚶科、贻贝科、织纹螺科各4种;其余各科均在3种以下.通过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高桥红树林区的贝类无论是从栖息密度还是从生物量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采取多方位的保护措施,以使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2.
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存在一个新的Dmrt基因家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莉莉  程汉华  郭一清  黄晓  刘利  周荣家 《科学通报》2001,46(14):1187-1190
果蝇Doublesex基因、线虫Mab-3基因和人类DMRT1基因均含有一个新的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即DM结构域。在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的调控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功能。通过简并PCR克隆技术,扩增和克隆了不同进化地位的脊椎动物(东方蝾螈、秀丽锦龟、鹌鹑)基因组中的DM结构域。结果显示,具有DM结构域的基因形成了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基因家族,具有5个基因亚族和16个基因成员。提示该类基因家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3.
逾百年的鸟类起源之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连海 《科学》2001,53(2):24-29
  相似文献   
54.
野生鸟类在禽流感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鸟类很可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全球传播的媒介.这一论点来自于全球机构在过去数十年对野生鸟类体内禽流感病毒的调查、检测和统计结果.这一结果表明:(1)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所有种类的野鸟,但以雁鸭类为主的水禽是病毒的天然贮存库;(2)多数禽流感病毒亚型对宿主具有选择性,共同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具有非随机性,这使病毒基因重组突变产生亚型的机会并不多,此结论建议防控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的基本措施是:(1)隔离各类动物,避免相互接触.提高生物安全措施;(2)针对数量庞大的水禽.建立高效的检测和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55.
56.
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广泛承认,但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依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包括鸟类手指同源问题、兽脚类分异时间框架问题以及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一些问题。我们近年来在这些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化石资料显示,兽脚类恐龙在向鸟类进化当中,其外侧两指退化;而现代发育学证据表明,鸟类手指是两侧退化,保留了中间3指。我们通过研究新疆侏罗系地层中发现的泥潭龙,提出了一种外侧和两侧退化模式结合的新假说。该假说可以解释古生物学与发育学资料之间的矛盾。我们报道的一件产自辽宁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近鸟龙化石,代表了早于始祖鸟的带羽毛的物种,我们提出了包括鸟类在内的主要兽脚类恐龙类群出现于中侏罗世的一个快速演化事件,解决了有关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时间悖论问题。我们报道了在北票龙化石中发现的一种新的原始羽毛类型,给出了发育学解释,推测羽毛起源的时间可能在三叠纪中期,对于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2010-2011年,采用样点调查法,每月1次,对海南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校园内的麻雀(Passer montanus)和其他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3所高校校园内的麻雀以海南大学最常见和最多(12只/km2),海南医学院也有一些分布(5只/km2),但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3所高校的优势鸟种均为暗绿绣眼鸟(Zosterps japoni c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鹊鸲(Copsychus saularis).麻雀作为与人共居的鸟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乡村和城镇,尤其每个城市的高校校园鸟类调查中均以麻雀为优势鸟种.在海口地区的3所高校校园,麻雀均不是优势鸟种,这也说明海南岛麻雀稀少、局部地区甚至消失的事实.而在海南岛有麻雀分布的背景下,海南师范大学校园没有发现麻雀活动这一现象实属罕见,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58.
《创新科技》2010,(3):57-57
<正>美国犹他大学某实验室的水缸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沙塔蠕虫。科学家发现,沙塔蠕虫头部的专门器官可以产生一种不溶水的胶水。为加固其活动通道,沙塔蠕虫把自产的胶水抹在通道壁上,再贴上沙粒贝壳等加固材料,很  相似文献   
59.
佚名 《青年科学》2009,(6):24-24
为什么打哈欠 “人类的大脑其实和电脑一样,在冷静的状态下,它们的运行效率最高。而且,人类的进化已使得身体总是在尽最大限度地冷却大脑。”科学家为证明这个观点,仔细分析和研究了长尾小鹦鹉的打哈欠原理。由于这种澳大利亚野生鸟类的大脑相对比较大,可以作为脊椎动物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大脑温度经常发生波动,而且它们不会像人类和其他动物那样会形成传染性哈欠。科学家们将长尾小鹦鹉放置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温度正在升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0.
动物界中的"恋爱"和"婚姻"方式千奇百怪。动物学家研究表明,在终生成双成对生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只有大约10%能够对性伙伴忠贞不二。雌性外出寻求"外遇"是为了使后代获得尽可能优秀的基因,而雄性动物"偷情"则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繁衍儿女。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表明,即使看起来是爱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乱搞两性关系",而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找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