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80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8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不久前于北京召开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上,中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回顾了近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在生态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并讨论了遏制环境恶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科技部的徐俊(音译)坦承道。例如,在过去十年里,因农田开垦和采矿活动,中国草原的四分之一以上已经消失,而剩余的400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中,90%的草原生态环  相似文献   
52.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低投资、低能耗、低维护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采用无动力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UAF)与潜流式人工湿地(SFW)耦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耦合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通过增加SFW内的植株密度改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UAF与SFW耦合工艺无动力消耗,免维护,适合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对氮、磷的去除主要依靠SFW阶段完成,通过增加芦苇的植株密度可以明显增强SFW内生物的脱氮除磷能力,并保证UAF与SFW耦合工艺的处理性能稳定在较高水平。在t(HRT)UAF=18h,t(HRT)SFW=3d的条件下,UAF与SFW耦合工艺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4.07,4.25,13.36和0.44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3.
文章就潮滩一词探索其定义,明确其研究范围,以长江口———上海市潮滩、湿地为例,论述其基本  相似文献   
54.
鄱阳湖湿地植物中不少可应用于人工湿地,筛选鄱阳湖典型湿地植物芦苇、南荻、芒尖苔草和茭白对生活污水进行水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典型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总磷、总氮和CODC r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鄱阳湖湿地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衡水潮湿地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及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北平原第一个内陆淡水湿地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衡水湖湿地鸟类生态保护的呼声渐高与开发旅游资源的双重压力下,为了更好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给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在调查统计衡水潮湿地鸟类种类、区系类型、时空分布等现状的基础上,借鉴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识别矩阵法分析指出旅游开发规划期、建设期、运营期可能对鸟类及其栖息地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笔者利用三期中国湿地数据,首次定量化研究山东省湿地在1990年、2000年2008年间的变化趋势,并对生态价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湿地自然湿地从1990到2008年减少达到1 966.48 km2,减幅达到37.58%,面积变化先急促后迟缓.山东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从1990年的374.82亿元,到2000年减少到333.18亿元,然而到2008年增长到了 373.38亿元,先减少后增加,同湿地面积变化趋势一致,这在总量上的增长,完全是人工湿地的增长,自然湿地一直在减少.  相似文献   
57.
 2009年春季和秋季对广州市南沙区14涌和19涌以人工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为主的湿地水体中的浮游微藻进行采样调查,从种类数、丰度、门类组成和多样性指数对微藻进行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的分析研究,并以此对湿地水质进行评价和从藻类的角度分析无瓣海桑对湿地水体的净化功能。结果显示,微藻种类极其丰富,共鉴定出8门92属338种,总丰度在105~107个/L数量级,其中以19涌湿地公园无瓣海桑林内微藻丰度最高,达9.45×106~1.20×107个/L,为超富营养水平。14涌和19涌都存在着有机污染现象,但14涌湿地水质要优于19涌,主要与其内水文条件较优有关。无瓣海桑如果在较封闭的水体环境中易产生较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管理人工红树林湿地时应注意保证林内与林外水体的流通。  相似文献   
58.
张春兰 《大自然》2011,(6):50-53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改道后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白。“乌梁素海”在蒙古语中意为“红柳海”,因为这里过去生长着茂密的红柳林,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芦苇产地。乌梁素海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59.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滨海湿地鸟类等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尤其以鹭科鸟类为主,研究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鸟类繁殖生态及其关键环境影响因素,探讨滨海湿地鸟类食物链的污染物转移与富集规律,建立鸟类物种及性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分析鹭科鸟类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濒危物种的致危机制,以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60.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扎龙湿地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采用7-2-4-1结构,以计算得到的各湿地类型样本栅格单元生态脆弱指数EⅥ值作为训练集,通过最大1 000次的误差反向传播训练,获得的最大误差是1.1%,最小误差0,成功实现了扎龙湿地7维评价指标变量到1维变量即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映射,得到了研究区全部栅格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