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34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1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57-61
阎连科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以主人公刘根宝争取替镇长坐牢一事为线索,展现了刘根宝及其乡人被权力异化的心灵,揭示了乡土农村中农民被权力奴化的现实。小说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现了权力控制下的无常人生,以狂欢化的场景描写了农民对权力的集体崇拜,以独特的意象描绘出乡土世界中的权力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野外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计算岫岩红旗铅锌矿床主要矿物在不同温度T下的氧逸度fO2和硫逸度fS2,绘制出Fe-Pb-Zn-Cu-O-S体系热力学lgfO2-lgfS2参数状态图.研究该区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解决辽吉成矿带同类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T,fo2,fs2是使成矿元素沉淀、金属矿物组合共生分异的重要因素.fo2,fs2控制着矿物的稳定区间,闪锌矿较大的稳定范围,使它在方铅矿、黄铁矿沉淀之后仍可运移沉淀;温度降低使矿物形成所需的最低lgfo2,lgfs2减小,因此降温更利于成矿;构造破碎带为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同时也是良好的地球化学障.在实际找矿过程中,断裂构造、铁帽、中低温蚀变发育的地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
由于知识的认知心理过程的复杂性,造成了学习者重塑的意象和对应的语言表征不一致。为此,设计了一组心理测试,分析了语言和意象表征的偏差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概念的集合模型,发现了两个概念形成命题的条件是概念拥有完全相同的意象表征,从而揭示了陈述性知识建构模式和表征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杜甫诗歌中所使用的马与鹰这两种物象入手,简要分析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所运用的意象同诗人的创作思想、艺术手法以及创作环境等之间的联系。试图通过对杜诗中一些意象的解读,去弄清诗人的创作与时代、社会现实及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经典短篇小说之一的《献给爱米莉的玫瑚,是美国作家威廉姆·福克纳的扛鼎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和推崇。学界对该文本的内涵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读。但仍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本文从“魔鬼情人”原型意象角度解读《献给爱米莉的玫瑰》,探讨爱米莉为了爱情的“玫瑰”而做出怪异凶残行为的深层原因,以表达对南方没落贵族女子爱米莉命运不济和爱情不幸的深切同情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18.
文化意象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不同文化间文化意象的借用和吸收已经越来越普遍。在这个借用和吸收的过程中,本族固有的语言文化概念同外来的语言文化概念同时在外来文化意象上共存,这就造成了外来文化意象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9.
吸引全球众多军工巨头争相竞标的土耳其"T-Loramids"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招标采购项目一直备受关注,美国媒体近日报道说,土耳其强烈倾向于采用中国的远程反导防空系统红旗-9。不过,西方外交人士和专家已经发出警告,称土耳其可能"不会被允许"将中-土防空系统与土境内的北约防空系统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张明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66-69
审美意象是作家审美活动的内在表现;或者说,是作家的心灵与“不在场”的事物进行接触并赋予这“不在场”的事物以心理的呈现或心理的存在的一种方式。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的意向活动。作家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客观事物的过程,而是在一个预在的意向指导下的构造过程。正是这种预在的意向性构造过程,决定了作家的感受方式和感受向度。如果说,审美活动最终是要营造一个意象,那么,离开审美主体的意向性构造,这个意向就不可能产生。意象之所以不是一个实在物,就因为它是一种意向性的产物。审美意向的“意”,离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