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针对转底炉处理红土镍矿生产镍珠铁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控制温度和炉渣高温特性,使炉渣形成半熔融状态,还原后的金属产生聚集和长大,形成含镍铁珠。讨论还原温度、炉渣成分、耐火材料、还原剂配比、球团直径及还原剂种类对生产镍珠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为1 400℃,还原时间为30 min,SiO2-MgO-CaO三元渣系中CaO的质量分数为15%,球团直径为30 mm时,采用石墨坩埚,可以得到Ni质量分数为11.53%,Fe质量分数为84.16%的镍珠铁,此时,Ni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8.59%,Fe的回收率为73.27%。  相似文献   
72.
刘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51-3157,3161
针对云南典型红土,考虑掺合红土含量和养护时间的影响,通过比重、颗粒分析、直剪、压缩等试验,研究了掺合红土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红土中掺入仿瓷粉、砂后,比重降低;随掺入含量的增大,红土颗粒中砂粒的含量逐渐增大,黏粒含量逐渐降低;红土中掺入还原铁粉后,比重显著增大,随掺入含量的增大,红土颗粒中砂粒的含量逐渐增大,黏粒含量逐渐降低。随掺入仿瓷粉含量的增加,养护时间的延长,总体上,红土的抗剪强度呈减小趋势,压缩系数呈增大趋势;随掺砂含量的增加,红土的抗剪强度呈增大趋势,压缩系数呈降低趋势,且变化存在一个合理的掺砂含量,尤其掺砂含量在10%~20%时,抗剪强度出现峰值,压缩系数出现谷值,养护时间对掺砂红土影响不明显。随掺入还原铁粉含量的增加,红土的抗剪强度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减小,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其抗剪强度呈减小趋势,压缩系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3.
秦蓁和  闭忠敏 《广东科技》2011,20(10):139-141
罗城鱼西铜镍矿区位于桂北台隆九万大山穹褶带,产于基性一超基性岩体内.在分析研究矿床地质概况、构造特征、矿体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指出该矿为岩浆熔离、残浆交代和热液型等矿床类型,找矿标志是纤闪岩体、北西向褶皱、断裂.  相似文献   
74.
低品位红土镍矿制备镍精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低品位腐殖土型红土镍矿(镍和铁质量分数分别为1.01%和15.72%)进行压块—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复合添加剂用量和预热温度对镍和铁回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度(即CaO与SiO2质量比)为0.2、复合添加剂质量分数为14%、预热温度为900℃、预热时间为15 min、还原温度为1 250℃、还原时间为35 min、煤与矿质量比为2.7、磨矿细度小于0.074 mm的质量分数为(95±4)%、磁选磁场强度为131.34 kA/m的条件下,获得镍和铁品位分别为4.22%和69.75%的镍精矿,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92.22%和85.73%;适宜的预热制度有利于团块中镍、铁的富集;复合添加剂促进了镍铁晶粒的聚集、长大,提高了镍、铁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75.
采用交叉中隔墙(CRD)法,开挖红土地层中双线铁路隧道.通过现场量测和ANSYS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开挖过程中隧道的拱顶沉降、弯矩和支护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RD1开挖产生的拱顶沉降约占整体沉降为36%,拱顶下沉曲线通常为最后趋于收敛的非线性上升曲线;CRD1开挖产生的轴力约占最终轴力的42%~49%,整个开挖过程中结构的轴力基本呈非线性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6.
针对高镁高硅型中低品位红土镍矿,采用煤基自还原-细磨-磁选工艺制备镍铁粉,研究了内配碳比对红土镍矿中铁、镍氧化物自还原的影响,CaF_2对红土镍矿自还原过程中氧化物的还原、金属相的析出及聚集长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CaF_2作用下通过降低内配碳比可抑制氧化铁的还原,从而获得镍品位较高的镍铁粉,但相应牺牲镍的回收率;CaF_2能与红土镍矿中高熔点的硅酸盐脉石通过固相反应生成低熔点的透闪石(Ca_2Mg_5(Si_4O_(11))_2F_2),使硅酸盐矿物结构由岛状转变为链状,提高硅酸盐矿物反应活性,促进镍、铁氧化物的还原;通过降低红土镍矿脉石相的熔化性温度,CaF_2能明显强化红土镍矿自还原过程中金属相的析出、聚集和长大,促进镍铁与脉石的有效分离,从而大幅度提高镍铁粉中镍和铁的品位及金属元素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7.
安徽宣城第四纪红土剖面石英颗粒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扫描电镜下对宣城剖面167个石英颗粒的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剖面中石英颗粒的磨园度,球 高,表明沉积物在地制裁宫力的主导下经过了较长距离的搬运,在ESR年代学研究中可以认定其初如剂量为零;  相似文献   
78.
对甘肃西峰地区晚第三纪红土和第四纪风成典型黄土的化学元素、矿物组成和矿物颗粒形态特征研究揭示出,该区红土下部(6.2MaB.P.前)是红化的土壤物质与其它物质一起经流水搬运再堆积的产物;中部(6.2Ma~3.4MaB.P.)未发现再搬运的痕迹,是风尘堆积经风化和间歇性地下水位波动作用所形成的;上部(3.4~2.6MaB.P.)是典型的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由于干旱区的存在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9.
通过改善矿石的破碎质量,提高矿堆的渗透性,使原地溶浸法开采稳固性和渗透性极差的低品位铜镍矿石成为可能.依据矿石中缺陷存在的情况,应用断裂动力学和损伤力学的观点,着重分析了爆炸应力波能量加载对矿石破裂、损伤行为产生的影响;对矿石块体中贮存爆破动能加载,致使块体产生破裂或损伤的行为进行了探讨.此外,对浸蚀裂解与作用在爆堆上的地压能在破裂或损伤过程中所起的辅助作用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应用中深孔挤压爆破技术,原地崩落低品位铜镍矿石,形成溶浸矿堆的一些相应相关技术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爆破技术,可以改善应力波和爆破动能的加载条件,能提高矿石块体的破碎质量及累积损伤程度;借助于浸蚀裂解与地压能的作用,可进一步改善堆浸矿石的块体分布,提高溶浸液与有用组分的接触和被浸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80.
红土镍矿深度还原-磁选富集镍铁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深度还原-磁选工艺,以煤粉为还原剂,添加氧化钙作助溶剂,在微熔化,不完全造渣的条件下,将矿石中镍和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镍铁,然后经磁选方法使金属镍铁在磁性产品中得到富集.结果表明,深度还原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1 300℃,还原时间60 min,配煤过剩倍数2.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镍、铁质量分数分别为5.01%,22.46%的镍铁产品,镍、铁回收率分别为96.05%,79.69%.对深度还原过程研究表明,还原物料中镍和铁以金属合金颗粒形式存在,高温有利于镍铁金属相凝聚,适当延长还原反应时间有利于镍铁颗粒的还原和聚集长大,进而有利于磁选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