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6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5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岷江汶川、茂县江段,进行了石爬鮡属鱼类繁殖生物学野外调查研究。石爬鮡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涧溪流中,属急流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6-7月,繁殖水温15-18℃。雄鱼具有特殊的生殖器官,表现为发达的、延伸于体内并可伸缩的生殖乳突,行体内授精方式。雌鱼生殖腺为封闭卵巢1个。成熟卵的受精和产出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992.
叶子花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子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13种培养基的试验,从中筛出适宜叶子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整套稳定、高效的生产程序,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BA0.2mg/L IAA1.0mg/L,增殖培养为MS BA0.5mg/L IAA1.5mg/L,生根培养基为MS IBA0.1mg/L 2,4,5-T0.1mg/L。为规模化生产叶子花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魔芋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高魔芋种芋繁殖倍数是魔芋大规模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10个组织培养基培养魔芋试管苗的对比试验,选择出2个较优配方,作为产业化应用的基础,同时研究探讨了1个魔芋试管苗快繁种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金钗石斛茎段培养再生绿色植株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报道了用金钗石斛 (DendrobiumnobileLindl)的茎段作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已诱导出丛生芽并发育形成试管苗 ,试管苗经过“炼苗处理” ,移栽成活。同时还试验了 3种培养基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四面山野生鹅掌楸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鹅掌楸硬枝扦插采用腐质土与河沙的混和物为基质,在8-10年生树龄母树上采枝,运用100PPmABT1号生根粉处理,于春季扦插对其生根是有效的,其成活率可达21%.  相似文献   
996.
晶体百合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晶体百合的盘茎及花葶为外植体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0.1~0.3mg/LBA0~0.5mg/LIBA;芽增殖最佳培养基是MS 0.8mg/LBA 0.05~0.4mg/LNAA;小盘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0~0.2mg/LBA 0.05~0.4mg/LNAA;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 0.05~0.10mg/LNAA。  相似文献   
997.
易国栋  郝锡联  孙宝宇  赵匠 《松辽学刊》2003,24(4):47-48,51
作者在2002年和2003年2个繁殖期对吉林省左家次生林中花尾榛鸡(Bonasabonasi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尾榛鸡营巢期在5月上旬,巢简陋但隐蔽,多处于倒木或倾斜度很大的树木之下,也有筑于灌丛中的.产卵多在5月上、中旬,窝卵数多为8~12枚,平均卵重15.65g±1.84(n=30),卵径38.4×28.02(n=30),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2.5±1.28天(n=5),孵化率为85.8%.  相似文献   
998.
小黑瓢虫的引种繁殖及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建炜  黄建  刘冰妍 《武夷科学》2002,18(1):138-142
小黑瓢虫是粉虱害虫的重要天敌 ,于 1996年底从英国引进。以替代猎物高氏瘤粉虱在室内进行饲养和大量繁殖 ,摸索出一套室内繁殖小黑瓢虫的技术和方法。本文还研究温度对小黑瓢虫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平均发育历期的影响 ,以及小黑瓢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历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9.
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造纸、涂料和皮革工业废水对上海四膜虫 (Tetrahymenashanghaiensis)生长繁殖的抑制效应。四膜虫在工业废水中的生长和繁殖速度明显受到抑制 ;废水经过过滤以后 ,悬浮在水体中的颗粒状有毒有害物质减少。毒性下降 ,对虫体的抑制作用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000.
燕麦表型可塑性与繁殖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的种植密度(种子数/m^2.D1,75;D2,300;D3,525;D4,750;D5,975)下,燕麦(Avena sativa L.)表现出较高的表型可塑性,其单株分蘖数、穗数、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种子数、植物体大小、繁殖体大小、营养体大小、穗粒数、穗粒重和单分蘖重等性状值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密度依赖性。无效分蘖数及其占分蘖总数的比例、种子单粒重及株高在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这些性状是非密度依赖的,植物体几何形状的变化模式属异速生长型,繁殖分配比例为一恒定值,对性状间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处子数量和种子大小间不存在负的表型相关,植物单株与单分蘖大小依赖的繁殖输出以及繁殖体与营养体大小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都是线笥的,由于单位面积上的繁殖输出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植物个体繁殖输出的变化不足以补偿因密度变化而造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