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研究利用聚硅酸铝(PSAA)混凝剂对煤矿含氟矿井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PSAA作混凝剂是行之有效的经此工艺处理后,氟、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5%、98%和95%,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或矿井除尘生产用水此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缺水矿区图4,参8  相似文献   
82.
使用蛭石絮凝剂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养猪废水进行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考察蛭石絮凝剂的絮凝机理以及与C-PAM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在一级强化絮凝预处理中,蛭石絮凝剂对养猪废水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为8 g/L的条件下,废水的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1.9%、54.4%和93.5%;助凝剂CPAM的投加有助于污染物的去除,在蛭石絮凝剂和C-PAM投加量分别为4 g/L和24 mg/L的条件下,废水浊度、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5.3%、66.1%和85.5%.絮凝机理研究表明:蛭石絮凝剂依赖自身中溶解态物质和颗粒态物质发挥絮凝作用;溶解态物质以电中和为主导,迫使胶体脱稳,在脱稳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和颗粒态物质与脱稳粒子之间的质量力的双重作用下,脱稳后的胶体相互吸附,形成不同大小的絮体,然后在密度大的颗粒态物质作用下快速沉降,所以溶解态物质和颗粒态物质缺一不可.C-PAM与蛭石絮凝剂的协同效应依赖于C-PAM的阳离子基团和长链高分子聚合物的亲油基团,这些基团促进蛭石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对仍然带有负电荷的胶粒进一步压缩脱稳,同时聚合物亲油基团对絮体和有...  相似文献   
83.
通过开展室内絮凝-堆载预压试验,模拟不同配比的絮凝剂-淤泥混合浆液的排水固结过程.选取堆载预压后孔隙比接近的淤泥试样开展室内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探究絮凝剂对淤泥(浆)固结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絮凝剂能够增大预压后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但会导致预压后淤泥表现出更高的压缩性.另外,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对预压后淤泥次固结系数(Cα)的影响有所不同,与未经絮凝调理的淤泥相比,有机絮凝剂PAM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显著增加,而无机絮凝剂PFC或CaO调理淤泥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保持不变甚至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84.
以四川德阳某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破胶絮凝-预氧化-深度氧化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破胶絮凝剂、预氧化剂及Fenton氧化体系;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CaO、Al2(SO4)3及FeSO4的投加量均为5 000 mg/L;在不调节出水pH、加入预氧化剂高锰酸钾500 mg/L、反应时间15 min的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58%;调节废水pH至3.0~4.0,再采用Fenton氧化处理,其投加量为H2O2(30%)6 mL/L、及FeSO4·7H2O 5 000 mg/L,反应时长2 h。采用上述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液的主要污染指标CODCr降低了79%,从而为达标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5.
长庆油田庆二联采油污水回注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庆二联采油污水回注效率,并确保其达标回注,针对其含油量、悬浮物、硫化物、细菌含量高的特点,应用化学氧化/絮凝处理方法,通过对pH值、除硫剂种类及加药量、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种类、加药量及加药时间间隔的优选,对采出水进行了回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7.5、除硫剂质量浓度为60mg/L、无机絮凝剂质量浓度为100mg/L、有机絮凝剂质量浓度为1.5mg/L、加药时间间隔为30s时,处理后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和含油质量浓度分别为1.98mg/L和4.65mg/L,平均腐蚀速率和细菌含量分别为0.0128mm/a和101个/mL,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6.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污泥脱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作为絮凝剂,分析了不同的原水浊度、pH值和温度条件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投加量、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最佳投加量为0.3~0.6 mg/L,搅拌时间为4 min。根据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对生活污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泥饼含水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7.
采用均匀设计(UD)和响应面法(RSM)相结合开展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处理含有As(Ⅴ)废水的实验.设定了三个影响因子:As(Ⅴ)初始浓度(0.55~5.20 mg/L)、絮凝剂投加量(50~300 mg/L)和废水pH(6.0~9.0),分别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实验;应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建立了模型1(PFS,R2=0.990 2)和模型2(PAFC,R2=0.976 6);通过对两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实验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PFS为絮凝剂,As(Ⅴ)去除率在96%以上,残留As(Ⅴ)可小于50 μg/L;以PAFC为絮凝剂,As(Ⅴ)的去除率在95%以上,若As(Ⅴ)初始浓度为1.0 mg/L左右,残留As(Ⅴ)也可低于50 μg/L.在上述条件下废水经过处理能够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标准(GB/T 19772—2005)的要求.该实验方案能够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建立数学模型,且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优化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8.
<正>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的是铁盐和铝盐等金属盐类絮凝剂为基础的新型絮凝剂,取代了无机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处理效果差,腐蚀性大的缺点,目前,聚合铝、铁、硅以及其他各种复合絮凝剂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聚硅酸铝铁锌综合了聚硅酸、铝盐和铁盐的絮凝特点,充分发挥了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电性中和等各种絮凝作用,絮凝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去浊脱色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新型物化结合脱水方法,即絮凝-气压法处理成都粘土工程废浆,在加入絮凝剂后对工程废浆使用失水仪进行压滤操作。此方法结合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提高脱水效率。首先选择三种无机絮凝剂(PAC、PAFC、PFS)和两种有机絮凝剂(PEO、APAM)进行脱水实验,讨论单一絮凝剂对工程废浆脱水效果的影响。而后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方为聚合氯化铝(PAC)2.4g/275mL、50ml质量浓度0.3%的聚氧化乙烯(PEO),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讨论三种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后将复配絮凝剂和单一絮凝剂的脱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在使用絮凝-气压法进行脱水实验后,单一絮凝剂PEO的脱水效果最好,而复配絮凝剂的脱水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絮凝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采用重力沉降方法探讨红城红球菌通过吸附-絮凝作用沉降微细粒赤铁矿的可能性及其效果,并采用Zeta电位、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可使赤铁矿发生沉降,沉降效果较好的矿浆pH为5~7、红城红球菌用量为30 mg/L.红城红球菌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降低了赤铁矿表面的电性,使赤铁矿-赤铁矿颗粒间容易形成絮团.形成的赤铁矿絮团粒度越大、结构越紧密,赤铁矿的沉降效果越好.红城红球菌通过本身基团吸附在赤铁矿表面,其中羟基(-OH)、亚甲基(-CH2)、氨基(-NH2)、甲基(-CH3)、醚基(C-O-C)官能团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而羧基(-COOH)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红城红球菌对微细粒赤铁矿具有吸附-絮凝双重作用,可作为微细粒赤铁矿的絮凝剂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