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针对安塞油田酸化返排液具有pH低、Fe2+含量高的特点,以H2O2为氧化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采用化学氧化除铁—中和—絮凝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处理后废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能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并确定了各药剂的适宜投加量.结果表明:在H2O2、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0.2%体积分数、40 mg/L和3.0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酸化废水中悬浮固体(SS)由300~500 mg/L降低至10 mg/L,油含量由450.55 mg/L降至13.78 mg/L,总铁质量浓度和平均腐蚀速率均达到安塞油田回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2.
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在中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秀兰 《甘肃科技》2011,27(8):71-72
高效曝气生物滤池在中水厂的中水回用工程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际工程证明,高效曝气生物滤池用于中水厂再生水的回用工程,出水COD去除率可提高28%,氨氮去除率可提高约46%,且可节省投资费用约36%,运营费用可节省约58%,占地面积可减少约47.6%.出水可直接达到再生水水质的要求,设备容积小、卫生、景观条件好、...  相似文献   
193.
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工作特点、改进方法,并举例说明了改进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4.
本文用Starch-g-PAM对被污染的土霉素发酵液进行了絮凝、过滤实验,找到了过滤速度和土霉素得率最高的絮凝剂使用条件:净化剂1为0.42%,净化剂2为0.34%,Starch-g-PAM为800ppm,硅藻土为0.2%.  相似文献   
195.
废油再生的方法可分为两类。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硫酸/白土法,蒸馏/加氢法,萃取/加氢法和絮凝分离法。絮凝分离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条件容易掌握、无酸渣污染、可使废油中的各种成分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适合于当前我国国情,应该得到扶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6.
以聚硅酸铝为混凝剂,用化学絮凝法处理医院污水.研究了酸度、混凝剂加入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7.
对脱乙酰多糖的絮凝特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脱乙酰壳聚糖属于阳离子型絮剂,用量过多则产生絮凝恶化现象.它适合于酸性和中性的水和废水处理.温度升高和静置沉降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电解质则对絮凝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8.
本文研究了新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甲基苯胺树脂对细粒石英的絮凝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药剂由于具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两者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使矿粒产生高聚物和疏水性的复合絮凝。提出了“假象大分子”絮凝模式,认为低聚合度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产生疏水性缔合,形成了枝状和网状“假象大分子”,从而使矿粒实现桥联絮凝。絮团结构的电镜结构分析证实了“假象大分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9.
200.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产絮凝剂的细菌W7-1,初步鉴定为Klebiella planticola,W7-1对产絮凝剂的培养条件要求简单,常用碳源和氮源都能产生较高活性的絮凝剂,在pH5~10的范围内都适应絮凝剂的产生。絮凝剂的添加量、金属阳离子和絮凝体系的pH值对絮凝活性有一定影响,其絮凝剂产量远远高于其它絮凝剂,且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提纯后的絮凝剂更高效且水溶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