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絮凝-ClO2消毒氧化法处理洗浴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絮凝-ClO2消毒氧化法对洗浴废水进行了以回用为目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浊度为20 度、CODCr 320 mg/L、细菌总数3 600个/mL、大肠杆菌350个/mL的每吨废水,当絮凝剂(本文所用为一复合絮凝剂)用量为250 g、ClO2用量20 g,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水的浊度达到1.7 度、CODCr 17.5 mg/L、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杆菌<3个/L,能够达到回用的要求.同时对此工艺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2.
黏土矿物为原料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蛭石为原料,以硫酸为改性剂,制备无机絮凝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对混浊的河水进行初步絮凝实验,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絮凝剂投加量、体系p H、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沉淀时间以及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水温30,℃、调节水样p H为8、絮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条件下,120,r/min快速搅拌2,min,40,r/min慢速搅拌15,min,静置20,min后浊度由189.3,NTU降至0.6,NTU,浊度去除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183.
以丙烯酰胺(AM)、 丙烯酸(AA)和硫酸铝为原料,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l3+复合高分子絮凝剂(PAM-AA).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聚合条件为: m(AM)∶m(AA)=5∶3, 反应温度为65 ℃, 搅拌时间5 h, 引发剂的加入量占单体质量3%, 产率可达96.3%. 在此基础上合成Ca2+,Mg2+和Fe3+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利用红外光谱(IR)、 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将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与杀菌剂N,N-二甲基十二烷基苄基氯化铵(1227)用于市政生活污泥脱水中, 通过滤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 对比研究聚合氯化铝(PAC)、 PAM-AA和硫酸铝机械混合物以及Al3+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对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Al3+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与1227协同使用, 可使污泥滤饼含水率降至63.8%,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4.
利用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对废水中Pb~(2+)进行絮凝实验及机理研究。探讨了pH值、Pb~(2+)初始浓度、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BPFS投加量5%、pH 6、反应温度20℃及搅拌时间30 min,Pb~(2+)去除率可达到98%,絮凝性能优于传统絮凝剂。通过XRD、FT-IR及XPS表征分析絮凝机理可知,生物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在处理含铅废水过程中可提供大量羟基硫酸铁聚合物,Pb~(2+)会与羟基发生络合,在聚合和网捕作用下迅速脱稳聚沉。  相似文献   
185.
为改善过滤效果,开展了澄清池出水二次絮凝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1.5mg/L时,滤后水浊度可以稳定在0.10-0.15NTU范围内,滤池运行周期也明显延长。二次絮凝的应用不仅适用于低温低浊水质时期,当预处理方式发生变化时(预臭氧切换为预加氯后),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86.
本文以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絮凝效果;研究了絮凝时间、絮凝剂用量、体系酸度和絮凝剂组成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发现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对高浓度腐殖酸模拟水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实验条件下可使水样的透光率由13.4%提高到92.8%。  相似文献   
187.
通过浊度法沉降实验、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考察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钠(PAAS)、聚丙烯酰胺(PAM)3种聚合物对金川硫化铜镍矿主要脉石矿物即蛇纹石的絮凝作用,并对上述不同类型聚合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MC和PAM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而PAAS能够通过化学作用吸附在蛇纹石表面,进而通过聚合物分子的架桥作用使蛇纹石微细颗粒发生絮凝;颗粒间静电相互作用对聚合物的絮凝效果影响显著,静电斥力越小,絮凝效果越好;反之静电斥力越大,絮凝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88.
在微波辅助下,文章以阳离子淀粉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并对焦化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焦化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9,温度为40℃,沉降时间为120 min,絮凝剂投加量为80 mg/L的条件下,焦化废水的挥发酚、氨氮、COD的去除率较好,分别为91...  相似文献   
189.
接种污泥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在气升式内循环序批反应器中,取普通絮状活性污泥和在絮状污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好氧颗粒污泥分别为接种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探讨其对污泥颗粒化速度及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污泥中适量添加颗粒污泥能使颗粒成熟时间由35 d缩短为28 d,缩短了反应器启动时间,培养的成熟颗粒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和降解性能,SVI稳定在36 mL/g左右,沉降速度达36.23 m/h,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86%、90.23%、89.60%。  相似文献   
190.
代君 《天津科技》2011,(5):54-56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在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油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油+破乳+絮凝沉淀+生化为主体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得治理后出水满足《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l2/356—2008)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