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61.
上海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工艺用于上海合流污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聚合氯化铝铁(PFAC)、聚合氯化铝(PAC)和高分子聚丙烯酸胺(PAM)复配使用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处理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处理工艺,在回流比为20%~25%、水力停留时间(t_(HR))为35min、ρ(PAC)为70mg·L~(-1)、ρ(PAM)为0.5mg·L~(-1)时,其出水铬法化学需氧量(COD_(Cr))为60mg·L~(-1),总磷(TP)的质量浓度为0.75mg·L~(-1)、固体悬浮物(SS)的质量浓度为13mg·L~(-1)左右,均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2.
采用不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餐饮污水进行处理,发现聚硅硫酸铝(PASS)的絮凝效果较佳.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操作条件,并通过PASS和废水ζ电位的测定及PASS的形貌及处理废水后形成的絮体形态,从电中和以及吸附桥联角度初步探讨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163.
牛艳 《科技信息》2007,(23):43-43
基于强化生物聚合铁的絮凝性能,制备了纳米Fe3O4,并与生物聚合铁联合应用,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的除油性能,并探讨了其除油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生物聚合铁时,复合后最高除油率可达94.8%。考察了投药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制得聚硫酸铁(PFS),然后在PFS溶液中加入Na3PO4得到聚磷硫酸铁(PPFS),使用PPFS对城市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利用正交方法研究PPFS碱化度、PPFS中磷铁的量比、PPFS剂量及废水的pH值等对城市生活废水CODCr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PFS碱化度B为9.33%,其磷、铁的量比n(P)∶n(Fe)=0.05,废水pH值约为7,废水含Fe的质量浓度为55.2 mg/L时,PPFS具有最佳絮凝效果;在废水中加入PPFS后能有效地降低胶体的电位,发生电中和反应;处理后废水CODCr质量浓度和浊度分别从140 mg/L和60下降到41.2 mg/L和1.3,CODCr降低70.6%,浊度降低97.7%,说明PPFS能有效地除去CODCr和降低浊度,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5.
基于固定化载体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的主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微载体,微囊化,无载体细胞自絮凝以及膜等固定化技术在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同时对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场效应、多腔室和多细胞混合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实验室已经筛选出的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考察发酵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进行絮凝性能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菌株H5为Acinetobacter baumannii strain,发酵培养36 h时,其絮凝率可达到65.7%。采用絮凝菌与PAC复配的方法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并且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处理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响应值为COD去除率,根据响应值的分布情况确定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菌H5的投加量10 mg/L;PAC浓度30 mg/L;慢速搅拌速度73 r/min;沉降时间40 min。最佳絮凝条件下,联合处理对压裂返排液中COD去除率为85.1%,浊度去除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67.
为探究微涡混凝技术在隧道废水处理工艺上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特征的栅条式微涡发生器所产生的混凝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最优组合形式对浊度为1 300 NTU模拟隧道废水进行了水力絮凝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栅条的粗细主要影响流场内流体湍动能及湍耗散的在初始混凝阶段的消耗程度,边长为5 mm的方形栅条更容易维持整个流场内混凝过程中所需的动能;栅条布置间距会改变栅条对流体的阻滞作用,布置间距为11mm时,流体能在反应中后段提供更高的湍动能及湍耗散用于絮凝反应;栅条的长度主要影响流场在轴向方向的能量演变情况,400、600、800 mm的栅条会延长流体在流场内的能量分配距离,使反应器中后段的絮体也能够有足够用于聚集的能量.采用最优组合形式的栅条对浊度为1 300 NTU模拟隧道废水进行了水力絮凝验证实验,废水最终出水浊度可稳定在50 NTU以下.  相似文献   
168.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组合工艺中试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充分发挥化学混凝和生物絮凝作用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悬浮填料床工艺对氨氮的去除具有特殊功能,本文介绍了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组合工艺中试研究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建设情况,并建立了平行的化学混凝工艺,可以进行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混凝工艺的比较研究,对该中试装置的工艺流程、各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设计上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9.
改性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壳聚糖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的条件下,使壳聚糖和丙烯酰胺在30℃时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得改性壳聚糖絮凝剂(CAM),通过对高岭土悬浮液和印染废水的絮凝实验表明, CAM具有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典型特征,其絮凝性能优于壳聚糖,在其用量为壳聚糖质量的20%情况下,CAM对印染废水的CODCr去除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70.
城市生活污水生化絮凝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迎  任杰  汪学峰  宋立生 《河南科学》2007,25(5):846-848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生物絮凝组合工艺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处理工艺,COD,TP,SS等污染指标的去除率随着聚合氯化铝铁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NH3-N和SCOD去除变化不大.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碱性条件有利于污染物质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