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93篇
教育与普及   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0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与Fe(Ⅲ)的络合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氧氟沙星有稳定而较强的荧光;与Fe(Ⅲ)络合后,荧光强度减弱.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为324nm和498.6nm,Fe(Ⅲ)的质量浓度在0.56~3.08mg/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6mg/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其测定.本方法用于水中痕量铁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应用神经网络解析NO-3和NO-2的吸收光谱,不经分离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NO-3和NO-2.在经典BP的算法上,引用改进的误差传递函数,对学习系数和动量因子进行了动态调节,并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佳网络运行参数,建立了改进的BP算法.此法用于水样中NO-3和NO-2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95.3%.  相似文献   
83.
报道了一种新型二溴对甲基偶氮羧磺染料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锶在0 48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的稳定的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 88×104L·mol-1·cm-1,锶量在0~0 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试剂与其他测定锶的试剂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4.
在pH1 7~2 8的弱酸性介质中,二甲苯蓝FF与牛血清蛋白、人血清蛋白、卵白蛋白、α 糜蛋白酶等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在390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而在560nm附近吸光度增强,其ΔA值均与蛋白浓度成正比,根据蛋白质的不同分别在0~60mg/L或0~80m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不同蛋白质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在2 8×105至1 3×106之间.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双波长叠加分析法.该法应用于血清蛋白样品中总蛋白质的质量分析,回收率在98 7%~102 9%范围内.  相似文献   
85.
对邻苯二甲酸根桥联铜多聚配合物{[Cu(phth)(phen)(H_2O)」·H_2O}(Phth表示邻苯二甲酸根二阶阴离子;phen表示1,10-邻菲咯啉)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探讨了配位中心铜(Ⅱ)离子的成键状况。结果表明,铜与配位原子N、O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86.
在Triton X-100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5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Ⅱ)形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3×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87.
利用紫外光对溴苯(BB)的吸收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PMMA-BB梯度型聚合物光纤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进行了间接测试,详细介绍了这种紫外有机光谱法的测试原理及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预制棒的折射率分布是呈抛物线分布,但在最佳理论分布有着一定的偏差,与Lorentz-Lorenz模拟方程的结果相对接近。同其他复杂的测试方法相比,紫外光谱法所需仪器普通,测试简便,不失为实验室中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预制棒折射率分布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 ,在pH =9.5时 ,铅与苯基荧光酮 (PF)显色生成稳定的 1:3配合物 ,在 5 72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 6 .0 4× 10 4L·mol-1·cm-1,铅含量在 0~ 1.2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 ,消除了共存离子的干扰 ,用所拟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铅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9.
实验研究了应用苯胺-α-萘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为苯胺与亚硝酸钠在盐酸介质中重氮化,然后在NaOH溶液中与α-萘酚生成桔红色偶联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偶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线性范围是0~0.96mg/L,其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76,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480为2.53×103L/(mol·cm),最低检出限为0.08mg/L,可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K2PtCl6/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迎涛  徐柏庆 《科学通报》2003,48(18):1919-1924
以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 用H2还原K2PtCl6水溶液高选择性(>80%)地合成了四面体形状的纳米铂晶粒(3~8 nm).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研究了合成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的合成过程. 合成体系纳米铂胶体吸收光谱数据表明, 纳米铂晶粒的生成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转变过程. TEM数据表明, 绝大多数四面体形状纳米铂晶粒不是在成核和快速生长阶段, 而是在小晶粒(<3 nm)的缓慢生长阶段生成. 这些结果说明纳米铂的四面体形状很可能是通过晶粒生长中的表面晶面淘汰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