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0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肖青 《思茅师专学报》2008,24(1):110-112
民间文学的巧女故事中,公公对媳妇的考验通常以皆大欢喜的结局而告终。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男性人格结构中的一种情感移置。通过考验,为儿子找一个伶俐乖巧的媳妇,实际上变相地成为公公为自己找一个满意的情感替代对象。许多民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翁媳禁忌就是对这种潜在的乱伦倾向的防范。  相似文献   
52.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的著作《简·爱》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尤其是女主人公简·爱的命运及性格,更是评论的焦点.传统评论普遍认为,简·爱是女性自立、自尊、自爱的典型代表.但如果以“解构”的视角,采取“细读”之法,重新对简·爱的人格进行“精神分析”,结果会发现,其心理并非健全,其性格是自我压抑、平衡失缺、自相矛盾.在当下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释压,保持良好的心态,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3.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杀夫》中的主要人物林市、陈江水和阿罔官进行深层的精神剖析,阐释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在其内心世界的彼此纠结中揭示林市的悲剧是源于群体和社会的悲剧。从而引起人们去思考怎样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机制才是完善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一名服刑人员的心理动力学的分析,揭示出潜意识创伤对于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服刑人员陈某潜意识进行分析。结论:潜意识的创伤既可能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也可能会让其成为创伤的奴隶。  相似文献   
55.
现代文明正日益加重人类的心理疾患。通过对艺术的观照来拯救心灵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生存技巧。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是最早和最突出关注这个问题的作家。相似的生存状态导致他们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共性:对惩罚主题的思考、对变异状态的关注、矛盾情感与哲理悖论、精神分析和叙述表现等等。他们为平凡无助的人们准备了一种存在精神与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56.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美国作家霍桑小说《红字》中的主要人物牧师丁梅斯代尔进行心理剖析,旨在从一个不同的视角展现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发展.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弗氏人格结构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三者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其命运的终结.  相似文献   
57.
童年,海明威心头永远的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扮女装的童年经历导致了海明威终身的痛苦.它对他人格的形成至少具有精神分析学方面的三种意义:第一,导致他对女性既依赖又忽略的双向情感以及对名誉地位的终身焦虑;第二,导致了他强迫性的竞争意识及较强的攻击性;第三,导致了他的自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憎恨.  相似文献   
58.
文章阐述了本土化的相关背景及必要性,结合认识领悟疗法,着重分析了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本土化情况,并提出了几个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最后指出了传统文化可能对辅导的限制。  相似文献   
59.
精神分析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过,它在这一阶段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中的存在状态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试图回溯、考察精神分析学在新时期文学的存在状态,以期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些微借鉴。  相似文献   
60.
论西方心理治疗由医学模式向人文模式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琦  麦清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6):20-25,42
本文通过梳理以精神分析运动为主线的西方心理治疗的百余年发展,揭示了心理治疗理念的不断变化。由古典精神分析的“生物决定论”到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直至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摆脱了决定论,并倡导心理和行为的自由观,代表了人们对心理问题所关注的层面由生物层经社会文化层向精神层的转化和提升。与之相应,心理治疗从单纯的医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恢复人性的人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