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9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61.
原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现任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一直来对象山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寄予厚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是中央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战略创新,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任务、总抓手。象山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县域,具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率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央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殷切期望。象山县委、县政府从提出校县全面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设想,到携手浙江大学全面启动合作共建项目,都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启迪,那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才更"绿色",更长效,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2.
在耕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与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耕地集约化利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耕地集约化利用指标定义主要有种植频率和复种指数等.种植频率是对种植模式的硬划分(如单季或双季),会损失部分信息.复种指数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忽略了行政区内作物分布状况的空间异质性.该文引入“种植强度”这一概念,实现对耕地集约化利用状况的精细表达.通过分析不同土地覆盖及不同复种状况的耕地在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上的差异,构建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光谱分解的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估算耕地种植强度,基于湖北省县级尺度和样区像素尺度验证,相关系数达到0.9.该研究为复杂地形、复杂种植结构下的种植强度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可用于区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精细制图.  相似文献   
963.
从铁路运输供需匹配的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的铁路网供给和需求参数,基于趋于平衡的主要发达国家的铁路供需情况,运用多变量生产函数模型,建立基于供需匹配的铁路网趋稳模型及其修订模型,通过相关参数的合理假设,测算得出我国铁路网趋稳营业里程约为2.8×10~5km,研究表明,在较大地域范围内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64.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北平原区具备了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已势在必行,但仍存在土地细碎化、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灌溉设施薄弱、土地流转进一步推动规模经营能力受限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分析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现状,探索了土地规模经营的转型特征及驱动。研究表明,河北省土地规模经营正处在土地流转集中型向合作经营和社会服务型转型的阶段,规模经营形态逐渐由单纯的土地流转向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并存的形态转型,其转型过程受农业生产力发展、经营主体利益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等因素驱动。因此,针对现阶段的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和转型特征,提出河北省应建立地块调换机制,促进土地集中;联动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完善基础设施;以土地托管为引领,带动规模经营;发展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65.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反应速度的粮食酿酒化学反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常微分方程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讨论了平衡点的性态、系统解的一致有界性、正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等,得到了系统不存在极限环的条件.理论结果表明,当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酿酒过程可以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966.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到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经分析,影响湖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均为水灾害因子,其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平均分别为:0.96和0.91,在所有影响粮食产量的因子中占前两位,故应加强水灾害治理,确保有效灌溉面积和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保证湖北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67.
为了解决粮食管理过程中存在粮食安全风险预警不及时、不准确和难以找出相应解决方案的问题,构建了粮食管理、预警与应急预案生成系统。利用预警自动地生成应急预案,并与应急指挥系统相对接,提供管理、预警、应急"一条龙"式的技术支持。引入短信接口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无线终端操作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已知的风险和潜在的风险处理更为及时,从而解决了以往同类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的难题。  相似文献   
968.
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2011年34年粮食产量数据,基于小波理论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年际变化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河南粮食生产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粮食生产变化的周期规律,并根据主周期对未来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总体特征表现为波动中趋于上升.近34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具有多层次的时间尺度结构,存在21年、13年和5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变化.经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分析后得出,在2011年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河南省粮食生产将处于低产期,但在较长的低产期内会出现短期的粮食高产阶段.  相似文献   
96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淄博市耕地与粮食生产正面临严重威胁,分析与预测淄博市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状况,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和平滑预测法及Excel软件,在分析1990—2008年淄博市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虽然淄博市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未来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70.
我国煤矿区水资源匮乏,矿井水资源化意义重大。探讨了矿井水资源化的相关概念,详述了矿区水资源质量评价内容和方法,介绍了矿区供需分析预测及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程序和方法,提出了三种矿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