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研究的目的是查找出化妆品中易导致人体化妆品皮炎的原料成分,以减少化妆品皮炎的发生几率。采用临床试验筛选研制出的过敏原60种,然后将其中20种过敏原作为实验组和瑞典化学诊断试剂公司生产的"瑞敏"相同成分20种过敏原作为对照组,为临床疑因接触化妆品而导致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做斑贴试验。156例患者使用研制的60种过敏原斑贴试验有145例出现阳性反应,总阳性率92.95%;其中有9种过敏原斑贴试验的阳性率超过10%。50例患者用研制的20种过敏原与"瑞敏"20种相同成分过敏原对照斑贴试验,结果完全一致的37例,占74%。206例患者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本试验的60种化妆品筛选过敏原用于临床斑贴试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CaM激酶的结构和生化特点,以及植物体内CaM激酶的研究进展。从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发育和基因表达等3个方面讨论了CaM激酶激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王石  吕红英 《科技资讯》2010,(10):129-129
1987年日本学者须见洋行首先在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发现一种具有高效溶栓活性的酶,并将其命名为纳豆激酶(简称NK)。纳豆激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可以溶解血栓、净化血液。更重要的是,纳豆激酶等活性能物质可以渗透到毛细血管发挥作用,调节微循环,因而有祛斑美容、治疗顽固性过敏引起的皮肤病的效果。目前已经掀起了开发以纳豆激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热潮。本文通过对纳豆激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改善发酵条件,在提高NK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重组葡激酶(r-Sak)工程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重组葡激酶表达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了较为适宜的发酵条件:接种量4%;初始pH7.2;在A600nm=2.5时加20%蔗糖诱导,诱导后4~5h收获,发酵液上清r-Sak含量可达到250mg/L以上,酶活力可达到6500RU/ml以上。  相似文献   
105.
1.症状。蚕的寄生部位出现一个黑色的三角病斑,上有淡黄色蝇卵壳粘附。 2.防治。①捕杀蝇蛹。②用“灭蚕蝇”杀蛆。若对蚕体用药,浓度为300倍;喷于桑叶上喂蚕时用500倍液,5龄蚕隔天一次,4龄蚕用1~2次,3龄前不用。  相似文献   
106.
芦照 《河南科技》2008,(8):19-19
一、大葱褐斑病 1.症状。大葱褐斑病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色斑点,继而形成梭形病斑,一般长10~30毫米,宽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干枯。  相似文献   
107.
激光散斑干涉条纹级别的判别和细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田泽 《河南科学》1997,15(2):164-166
通过对散斑全场进行分析后,导出了干涉条纹的判别与细分公式。  相似文献   
108.
文章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DSCM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接着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结构最终沿某一局部化带发生宏观破坏,但局部化带的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稳定,甚至存在跳跃与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