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总结了用于结构减震的多种安装形式的黏滞阻尼器;不同形式黏滞阻尼器通过放大两端相对位移达到减震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简易抗震装置,经过分析得到了该装置的位移放大系数,并通过时程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822.
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斜撑布置和混合支撑布置,综合分析表明,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结构顶点位移被降低60.0%.同样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通过使用IDA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临界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倒塌临界荷载提高了0.33倍.  相似文献   
823.
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流体粘滞阻尼器自身的力学特性,分析了附加流体粘滞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着重分析了阻尼器参数、输入地震动特性(加速度峰值和频谱特性)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粘滞阻尼器能显著地减小梁端纵向位移,减震效果取决于阻尼器参数,并对地震动特性很敏感.  相似文献   
824.
橡胶垫隔震结构在遭遇大的罕遇地震时,由于隔震层的位移过大,会引起隔震层的破坏.在加入常规被动阻尼器后,隔震层位移得到减小,但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加速度将要放大.这个过大的绝对加速度将使结构内部的物品遭到破坏.为此,采用磁流变(躲)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采用不同算法和控制策略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智能隔震系统相对一般被动隔震装置,能同时减IJ~l-部结构加速度和隔震层位移.  相似文献   
825.
合成了烷基酰胺季铵盐类阳离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iscoelastic Surfactant,简称VES)EA-22,采用控制应变速率流变仪测定了50℃时3%EA-22+2%KCl体系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证实了其存在粘弹性.研究了EA-22作为清洁压裂液增稠剂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EA-22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缓和、产率较高、副反应少的特点,3%EA-22+2%KCl体系在80 ℃,105 s-1条件下表观粘度达到86 mPa·s,该体系能够满足悬砂性的要求;体系通过盐水饱和的低渗透岩心时滤失速度较低,破胶简单彻底,残渣少,破胶液粘度低,容易返排.  相似文献   
826.
田玲  莫秋云  张琳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2):3528-3531,3535
在气动伺服系统中动力机构是其关键洼部件。与传统的阀控非对称气动缸动力机构相对应,将普通单杆气缸争自制的磁流变液(MRF)阻尼器串联研制成新型的磁流变(MR)非对称气动缸动力机构.介绍了所构建的磁流变动力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运用虚拟仪器技术对该动力机构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分析表明,新型的MR非对称气动缸动力机构能够方便地实现阻尼可调。实现传统的阀拉非对称气动缸动力机构难以达到的静、动态性能.为新型的磁流变气动控制技术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7.
磁流变阻尼器的实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介绍了Bingham塑性模型和非线形滞回双粘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双曲正切滞回模型.对三种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曲正切滞回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且形式简单、概念明确,适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28.
在分析磁流变液智能阻尼器用于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的常用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跟踪控制策略,并与限幅最优控制、状态跳跃控制等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算法优于限幅最优控制算法,能达到接近状态跳跃控制算法的效果,并能弥补工程应用中需要选取速度跳跃限值的不足。  相似文献   
829.
为了验证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对海洋平台结构冰激振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JZ20-2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提出利用橡胶垫和磁流变阻尼器在平台设置隔振层的方案,采用一条实测挤压冰对无控结构、纯隔振结构和磁流变智能隔振结构进行冰激振动控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半主动控制能有效控制导管架端帽位移和甲板加速度,保证了平台结构的安全度和舒适度,并且能有效降低隔振层位移,满足生产平台采油工艺要求,是一种较好的振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30.
从磁流变液本构关系出发,建立了磁流变旋转阻尼器阻尼力矩的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几种典型结构旋转阻尼器的阻尼力矩,并提出了阻尼片与内腔壁的间隙对阻尼力矩有较大的影响.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结构设计中应遵从的一般性原则,为磁流变旋转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该原则,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液为阻尼介质和密封材料的新型旋转阻尼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