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籼稻9311成熟胚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9311水稻高效再生体系,将有利于人们以9311水稻为受体进行遗传改良及籼型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报道了9311成熟胚高效再生途径.以9311成熟胚为外植体,设计了5类(N6DP,N6DA,MSDP,MSDA和MSDAP)共13种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了9311成熟胚在不同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初始愈伤组织被继代后的表现.结果显示:9311成熟胚在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所有培养基中都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将最初被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在前4类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不论被分别继代于与原培养基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还是被继代于MSDAP培养基上,继代后的愈伤组织都相继褐化死亡,而将从MSDAP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继代在MSDAP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很少出现褐化现象,并且能够较快地增殖.由此表明,MSDAP培养基是9311成熟胚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采用MSDAP培养基培养,9311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5%.分化率为46.7%.再生植株的比例为23.3%、  相似文献   
32.
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敏感期可育和不育幼穗代表群,并对其进行了c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样法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采样引起的误差。在筛选的150个随机引物中,有8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条带安全相同,有34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型相同,但存在扩增量的差异,有33个随机引物可在可育和不育幼穗cDNA 增出有差异的cDNA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2%。  相似文献   
33.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矮64S和9311两种籼稻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几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4d的幼胚最适宜作为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受体,其次是来源于幼胚和成熟胚的生长状态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以AAM培养基作为共培养培养基,对于农杆菌EHA105(pUblm)来说,菌液浓度为OD600值=0.8时,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最高.在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过程中,通过负压处理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在愈伤组织浸染后,以含一定浓度的Ca^2+和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溶液处理可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34.
籼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基因组序列中蕴藏着生理、遗传、发育、进化和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许多生物学信息,籼稻亚种Oryza Sativea ssp.indica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广泛种植,通过全基因组霰弹法,得到了这一亚种的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完成430万个成功反应,总读长为2214.9Mb,其中灿稻亚种93-11的成功反应有330个,总长1797.4Mb,初步接接得到了409.76Mb的非冗余序列,大约覆盖了水稻全基因组的95.29%,碱基准确率大于99%。通过与公共数据库中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亚种的BAC克隆比较,证实了基因组框图的覆盖率、序列分布的随机性和拼接软件BIG-ASSEMBLER的准确性,在框架图中,鉴定了96.3%的全长cDNA,96.4%的遗传标记(STS,STR,RFLP),94.0%的EST和94.9%的单基因簇(unigene),初步分析表明,该框架序列已经达到了国际同行所认同的标准,框架图的公布无疑为水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35.
一、示范片实施基本情况 两系籼杂双季双抛双优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片设在桐城市新渡镇柏年村,属内河圩区,土壤为沙泥田,有机质含量为2.3%,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105mg/kg,9.2mg/kg和63mg/kg,pH值为6.5。示范片面积为28.1公顷,灌排条件较好。两系籼杂组合:早稻为香两优68,晚稻为培两优288,种子均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36.
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作为外植体,对影响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包括诱导培养基、预分化培养、干燥处理、通气状况和蔗糖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2, 4-D 2mg/L是较为合适的诱导培养基,预分化培养,干燥处理,良好的通气环境以及降低分化培养时的蔗糖浓度均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37.
籼稻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籼稻品系R402的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MS+2,4-D 2mg/L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在MS+KT 2.5 mg/L+NAA0.5Ⅱmg/L的培养基上,分化频率为75.9%;继代培养5次后仍可保持52.2%的分化频率.R402是水稻遗传操作的理想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38.
《安徽科技》2011,(z1):57-58
张健美,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研究员,“安徽稻麦生产农艺农机双适应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主持人.针对安徽省农机农艺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求实、创新、高效、协作”理念,她带领课题组致力于安徽稻麦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她多次被安徽省科学技术厅评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个人”,她带领的团队也连续两年被授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课题组”.一面向生产实际,科学设计课题任务21世纪,农业和农村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要求简化农业生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乡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季节性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体作物稻麦生产的关键环节机械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张健美针对稻麦不同前茬和连作方式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制约因素,科学设计了江淮、淮北麦稻熟制周年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小麦浅旋耕机条播作业模式研究,淮北地区浅旋耕机条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杂交中稻机插壮秧标准及育秧技术研究,杂交中籼稻机插补偿栽培途径试验研究,小麦耕种复式作业机械产品开发试制等六大攻关任务.课题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安徽省农业机械化质量和农机作业效率,实施效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设计和部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9.
40.
为探究重庆优质籼稻在碾磨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渝香203为原料,通过调节碾米机档位制得不同碾磨程度的米样,分析不同碾磨程度对大米的水分、碾减率、色泽、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磨程度的提高,大米的水分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大米的碾减率、白色度值显著增加;大米的各食用品质指标不断改善.与籼米相比,当碾米机档位调至2档时,碾减率由0增至14.90%,白色度值从55.24增至65.77,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显著提升;当碾米机档位调至6档时,碾减率增至18.32%,白色度值增至68.70,大米米饭的感官评分与后面档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碾米机档位调至10档时,碾减率继续增至25.27%,白色度值持续增至69.79,大米的蒸煮品质、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平缓变化,感官评价总分平缓增至67.5分.由此可以看出,过度的加工不会进一步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