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类比思维借助同构对应关系,在不同质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建立起特殊的推理关系,其探索性价值充分体现于纵向层次的认知推理和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事物层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建构类比模型需在时间过程、空间变换和人物层次之间进行综合考量,形成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方式、手段、嫌疑人特征的类比模型方案,还原案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形成理性上的审慎和技术上的严格,直至逼近案件真相。  相似文献   
32.
类比模拟理论与上升程序模拟理论都承认相似性是模拟的基础,但是,前者认为自我心智认知的方式是内省,对他心的认知方式是内省加上类比推理,后者则认为自我认知方式是上升程序,对他心的认知是上升程序与移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33.
类比推理的论证方式,从论证目的来看,有证明式类比推理和反驳式类比推理;从建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比喻式类比推理、仿造性类比推理、归纳式类比推理和归谬式类比推理;从和其他论证方式的关系看,有独立论证和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34.
不少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科本身内容、研究方法等学科特点的原因,也有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师教学上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都是在某些主客观条件下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障碍,使思维无法继续下去,造成物理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35.
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铰接排架中阶梯柱的等效侧移刚度.经类比推理,给出了此类结构在一般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就工程中可能采用的几种解法作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36.
本文在分析学生的学习迁移形成条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正向迁移,排除负向迁移的干扰,达到为"迁移而教"。  相似文献   
37.
类比推理作为人类认知发展的中心能力之一,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传统的类比推理方法只以人类所熟知的命名概念为基础进行类比推理,忽略了大规模数据中往往存在许多尚未认知的"准概念"——未命名概念,限制了类比推理的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概念格在存储数据信息方面的优越性和知识表达的完备性,提出一种基于未命名概念的类比推理方法.该方法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以概念格模型为核心,首先建立源领域和靶向领域的概念格模型,通过概念格结构将两个领域的数据组织起来,其次利用同构算法得到源和靶域之间的节点映射,然后通过本体和概念的属性匹配得到未命名概念,最后利用未命名概念将源领域中的映射关系类比至靶领域,扩大类比结果.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未命名概念的类比推理方法能够提高类比推理的完整性,得到更多的类比结果.  相似文献   
38.
在详细分析Wallis插值基础上指出,Wallis的插值结果完全是依赖于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得到的,古希腊所要求的那种严格的推理论证不见了,这充分显示17世纪的算法倾向,同时,通过对Wallis插值法与牛顿扩展二项式定理的比较,认为牛顿对二项式定理的扩展主要源自Wallis插值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类比法是一种推理形式。事物的普通联系是类比的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决定了类比结论的或然性。类比得到的结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在引入新课、形成概念、帮助理解、解疑释难、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增强记忆、设置悬念提出假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长知识、育能力、强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40.
科学思维的过程就是假说演变为理论的过程。假说是理论产生的根源,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本文详实论述了在遗传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假说的作用及遗传学理论体系中假说形成的方式和途径,由此阐明遗传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假说的连续更替和假说的内容不断精确化、深刻化,不断向科学理论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