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1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叙事方式中的创作主体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叙事理论和阅读习惯中,创作主体姿态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实际上,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小说文体成立、价值取向和人文品格的决定因素。在叙事方式中,主体姿态会从主体视角、时空构置和叙述口吻等途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2.
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始终坚持对日常生活的叙述.她的小说揭示出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肯定了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采用相应的叙述话语以呈现日常生活经验的真实.她以自己的创作捍卫日常生活,并张扬了人的个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3.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属于“诗化小说”一脉,无论在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意象性抒情以及象征性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诗化小说”的特性。从叙事策略来看,曹文轩成长小说叙事的儿童视角,叙事的主观化和叙事采用的语言,均体现了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宋雨  雷惠 《科技信息》2007,(15):386
《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是杰出的南方文学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作品系列中颇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本文旨在分析该小说中运用到的多角度叙事、意识流、象征、歌特式这四种小说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05.
2014年9月,首届《回族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新疆昌吉市举行,获奖作品《散文二章》的作者张军民是首届《回族文学》奖获奖作家中唯一的汉族作家,也是唯一的本土作家.纵观张军民的文学写作史,以散文的方式倾心记述玛纳斯县独特的人文地理面貌,悠久的历史文化风貌,这种本土化的散文叙事风格是张军民文学写作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正是从这一立论入手,把张军民的文学写作,放在新疆汉语文学写作史这一背景下,对张军明散文写作中本土化的文学内涵,本地化的文学视角,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等特点进行了分别评述,并对其文学写作的不足之处也有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06.
顾玮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3):107-111
葛水平怀着对底层的悲悯之心,把言说和表现的权利交给笔下的人物,展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存伦理和命运悲剧,同时,并不回避造成底层生存困境的社会体制的沉疴痼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重建了底层生活的美学意义。作家立足于民间文化立场,从日常化的生活经验出发,用饱满生动的生活细节,来演绎饮食男女的苦乐悲欢,其大俗大雅的民间叙事使作品充满了民间文化特有的诗意想象。  相似文献   
107.
苏轼、汤显祖都是在创作中运用梦的集大成者, 他们分别是抒情的梦与叙事的梦的典型代表。本文试着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从生理心理、宗教影响、人生体验、多情个性类型四个方面论述他们对梦的认同感, 探求他们运用梦的共同原因。然后进一步比较苏轼的诗词、汤显祖的戏剧中 “梦”所呈现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及作用, 从而揭示梦在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中相同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学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8.
刘照进的散文带给我们的不是冷漠与冷酷,而是心灵上的庇护与慰藉。刘照进的散文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感动精神,这种古典主义包含民族传统特色,是对乌江流域各民族精神内核的挖掘。民歌是刘照进散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表意的情节又是抒情的范式。刘照进将声音分类,与人物命运耦合。他以匍匐的姿态倾听,用声音讲述人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是论及伍尔夫批评意识系列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属"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首篇。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在论及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伍尔夫像俄国理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阐述想象理论一样,使用的是叙事故事的方式。故此本文从其小说《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入手,探析其批评意识,特别是叙事方式及想象构成。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