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2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拟南芥抗盐单基因突变体的诱导与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Co60-γ射线辐照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将诱变处理后的M一代种子温室种植,收获的M2代种子用于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将在200mmol/L盐胁迫条件下筛选出的352株幼苗根仍表现向地性生长或真叶不变为褐色的植株作为可能的突变体,再将这些M2代可能的突变体移苗种植至基质中并收获M3代种子,经对M3代的抗盐性状继续进行检测,最终获得4株100%表现抗盐性状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2.
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与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从泸州油脂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细菌,经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经对该菌株进行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菌株的最适产酶发酵培养基为(%):酵母浸出汁1.5,黄豆粉1,NaCl0.2,K2HPO40.2,NaH2PO40.2,MgSO4·7H2O0.01,初始pH8.5.100mL三角瓶装液10mL,30℃,150r/min摇床培养48h,酶活最高可达19.1U/mL.酶的最适反应温度40℃,最适pH8.5,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4株高效共生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株分离自四川省各地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进行水培、盆栽、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考查结瘤数、鲜瘤重、单株全氮含量、花生产量,筛选出4株有效性高、竞争结瘤能力较土著根瘤菌强的菌株,它能增强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效果,这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固态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预处理的天然纤维素为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8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真菌,选取其中CMC糖化力(CMCase)和滤纸糖化力(FPA)均较高的JZ—H进行固态发酵实验,初步研究表明,该菌以杂草为碳源,(NH4)2S04和蛋白胨为氮源,500mL三角瓶装干料10g,自然pH,30℃培养96h,发酵物的CMcase达128.5IU/g,FPA达75.8U/g,蛋白质增加13.5%.  相似文献   
15.
对猪苓[Grifola umbellata(Pets.ex Fr.)Pilat]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猪苓母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100g,蔗糖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25g,维生素B15mg,琼脂9g.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筛选试验方法,从含有大量微生物菌群的土壤、活性污泥等试样中筛选出多种具有产絮效果的菌种,其中Y5效果最好。试验表明,当培养基初始PH值为5.5,培养时间为65h时,Y5菌液上清波对土壤悬浊液的絮凝率最好。  相似文献   
17.
脲酶高产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红壤稻田分离产胞外脲酶活性高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各20株.细菌、放线菌、真菌产脲酶活力的平均值分别为0.764,1.104,0.847μmol/min.产脲酶能力大小为:放线菌>真菌>细菌.我们研究了一株放线菌Dactylosprangiumaurantiacum产胞外脲酶的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的最佳培养时间为42h;产酶的最佳培养温度为28℃;产酶的最佳起始pH为7;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等碳源对产酶有利;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对产酶有利;钙、镁等金属离子能促进产酶.  相似文献   
18.
番茄早疫病拮抗菌酵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种果实表面附生微生物群中分离到120株酵母菌.通过平板筛选法(invitro),筛选出11株酵母菌对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solani)有拮抗作用.等体积混菌试验表明,11株酵母菌中有7株酵母菌,浓度为106、107和108CFU·ml-1时,能完全抑制105、104、103spores·ml-13种浓度的交链孢霉生长.通过果实接种试验法(invi vo)发现,酵母菌菌株L-1-6能够高度抑制3个品种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平均抑制率达到77.8%.  相似文献   
19.
王清玉  叶芳 《华东科技》1996,(12):27-27
《滑菇菌株驯化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是1991年原南平地区科委下达的科技任务。从1991年冬引进滑菇品种,经过3年栽培试验,选育出适合本地袋料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对其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栽培料配方、栽培方法、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最佳栽培季节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滑菇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菌盖淡黄色到黄褐色,边缘略淡,后期出现放射状条纹,直径3—10cm,鲜时有粘液,干燥时略有光泽。菌褶密集,不等长,初期白色,成熟时变为锈褐色,菌褶宽,连接菌柄部很宽,延生。菌柄中生,圆筒状,菌柄长短与粗细因栽培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柄纤维质,内部充实或中空,有粘液和黄鱼鳞片。  相似文献   
20.
为节省筛选抗生素的工作量,减少重复筛选率,本实验以常规筛选模型中的指示菌为出发株,经物理化学诱变,筛选出七支突变株,它们对临床上最常用的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醇类,大环内酯类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显著不同,可构成一抗生素筛选模型。经检验证明通过这一模型能初步判别微生物所产抗生素的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