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相对性是合同债权的决定性特征之一。随着实践的发展,合同相对性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我国《合同法》基本上确认了合同相对性规则,尤其体现在对侵害债权制度的否定上,但对其他一些具体制度如债的保全、责任竞合等又充分考虑了实践的需要而予以采用,体现了《合同法》为保护债权,具有跨越债权相对性与物权绝对性鸿沟的倾向。  相似文献   
92.
“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各国立法大都有所体现,但是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修正了大陆法系租赁权对抗效力。在租赁物所有权变动时,存在一个法定租赁合同主体的变更,因而,租赁权的对抗效力只止于所有权变动的行为,而不具有对抗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93.
我国《民法通则》虽然没有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但在我国具体部门法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而且己经得到了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审判的认可。民法典制定之际,应当在基本法中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94.
李洁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126-129
案外第三人因生效判决遭受利益损害的恃况时有发生,对此我国现行法律尚未确立完善的救济制度。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是其救济途径之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确立这一制度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
孙彩秀  孟祥韬 《科技资讯》2007,(21):242-242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网上进行业务活动,使得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比传统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分析了网络商业秘密侵害的形式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6.
田红兵  宋龙 《甘肃科技》2004,20(7):31-33
阐述了基于网络安全中物理隔离传输器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 ,分析了系统的结构体系、技术实现特点及功能。该系统由web内部和外部代理服务器以及隔离硬件构成 ,可实现对HTTP请求 -响应数据的处理 ,大大提高了web浏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
叶勇  胡培  刘波 《系统管理学报》2006,15(2):164-169
比较分析了计算上市公司大宗股权转移价格差异的控制权溢价方法、投标权差异的控制权溢价方法和ST公司的累计超常收益率方法,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收益。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98.
环境侵权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境侵权问题进行法律调控的前提是对该概念给予正确的厘定。本文在探讨环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侵权行为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环境侵权是指以人为活动为原因,致使自然环境遭受污染或破坏.进而危及不特定多数入的人身、财产或环境权益的特殊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99.
债权人代位权是专属于债权人的实体权利,《合同法》确立的代位权制度,弥补了我国债的法律制度中的一个漏洞,完善了债法,有利于解决三角债等债务纠纷,稳定经济秩序。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具备债务人对第三人权利之存在,但此权利应不限于《合同法》规定之债权;有保全债权之必要,此“必要”为债权不能依债之内容受给付之危险,《合同法》之规定要求过严;债务人履行迟延,然保存行为应有所区别;及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四个要件。债权人只能请求人民法院行使代位权,在诉讼中无须一般地定债务人之诉讼地位。行使之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由此付出的必要费用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由债务人负担。  相似文献   
100.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理论的正当性问题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以第三人程序保障为视角,通过分析第三人程序保障与既判力主观范围之关系,并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所扩张及之的第三人的程序保障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