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2008年~2010年邯郸市滏阳河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价,确定超标项目,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以模拟初级视觉皮层(V1)简单细胞基本属性为基础,构造了能检测视频序列中运动信息的三维时空计算模型,即联合感受野模型(3D CORF).该模型充分利用背侧外侧膝状核(LGNd细胞)与V1之间的映射关系,给出了时空不可分离的LGNd细胞运动信息检测方法,建立了能展现多个LGNd细胞响应联合特性的子集单元,提出了利用空间上几何平均、时间上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特定区域内子集单元的联合响应,从而实现了简单细胞对运动信息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建议的3D CORF模型比现有的时空计算模型(如3D Gabor模型)更能反映真实简单细胞的特性,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3.
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生长于青海民和、西宁和湟源3个不同海拔地区药用植物野薄荷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片厚度产地湟源>民和>西宁,且产地西宁与民和、湟源间差异显著(P<0.01);(2)随着产地海拔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和叶黄素/叶绿素(...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药用植物野薄荷的光合生理特性,本文采用常规光合指标测定方法对生长于青海民和、西宁和湟源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药用植物野薄荷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片厚度产地湟源>民和>西宁,且西宁与民和、湟源间差异显著(p<0.01);(2)随着产地海拔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叶绿...  相似文献   
45.
经过较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以贵阳市为核心的广袤黔中高原是贵州野银杏的又一集中分布区. 在北起遵义山塘,南到惠水摆金,西抵六枝、平坝,东达麻江、凯里等,除务川、盘县外的28个县市中,至今保留着野银杏种群126处.其中含野银杏森林群落2处;野银杏森林残存群落10处,野银杏残存树群28处,野银杏残存树丛8处. 胸径150~550cm的孤立木76株(处).以及特大野银杏树桩迹地2处.有头有尾,形成典型性野生群"逆向演替系列".其中含胸径400~550cm的特大野银杏8株.8株特大野银杏的性比式仍为3(♂):5(♀).表明野生群高配额雄株现象从古到今一致未变. 黔中高原为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地,不仅无人工栽植的历史、更无人工营造混交林的先例和技能,进而从反面凸显其野生性质. 黔中高原的自然环境,可视为中国银杏西南分布区的栖息原始地环境.  相似文献   
46.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沉积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巢湖十五里河河口区设置18个采样点,分层采集沉积物样品66个,运用X-Ray衍射法、原子吸收法等对沉积物样本中的总氮、总磷、有机质以及重金属进行测试,并且分析了污染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Hg>Cr>Pb>Cu>Cd,具有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沉积物中氮磷比值表明湖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有机物来源于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47.
基于该地区1966—2019年气象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与Buishand突变检验方法,分析新疆喀什河流域径流在日、月、季及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非平稳极值模型识别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研究发现:(1)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序列呈现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1995—1998年间发生突变.其中,强度较小的径流序列一般具有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流量较高的径流序列变化趋势不显著.(2)温度对流域径流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时间尺度增大,降雨的影响会逐渐增强.其中,日尺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到了月尺度,开始受到降雨的影响,而季节尺度上主要受到降雨与温度的共同影响.(3)5—9月或者秋季的极端径流受降雨与温度影响更为明显,不同重现水平有所增强.研究成果可为完整揭示阐述新疆半干旱区流域水文气象演变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渝河流域(隆德段)洪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渝河流域的洪水水深、流速进行模拟,同时广泛收集该流域洪水资料,计算洪水在不同水位的淹没面积,根据不同时刻洪水的淹没情况绘制洪水淹没图,直观呈现洪水的发展过程,据此进行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渝河流域洪水演进及流量过程的动态演示.模拟结果表明:一维、二维水动力学模型主要解决的水流问题侧重点不同,将两种模型进行耦合可以避免单一模型对空间分辨率要求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单一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较为客观评估河道洪水风险,可为河道防汛预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2018年的8月、11月和2019年的1月、5月,对遵义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物开展了种类区系调查,根据野外调查记录与标本的鉴定,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98种,含119科240属,其中被子植物274种,隶属99科218属,裸子植物7科7属8种,蕨类植物13科15属16种.植物区系分析结果显示,湿地公园内维管束植物属世...  相似文献   
50.
《野鸢尾》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露易丝·格吕克(Louise Glück)的一部代表性诗集,国内研究多从叙事学(声音叙事、生态叙事等)或神话原型视角展开,诗集中出现的高频词除了“声音”“话语”,还有“死亡”“上天”“生命”等。诗人以植物为话语言说者,讲述花园中不同植物独特的生命体验,借此探讨人的生存困境和死亡主题。本文拟从生命哲学层面对诗集进行解读,探析《野鸢尾》所显露的诗人之生命观及其对死亡的诠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