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刚刚过半,但美国的航天飞机还有一年左右就要全部停飞,到时只能靠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运输物资和人员。美国科学家奇妙的太空电梯计划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该计划一旦实施,无疑彻底改变了人类涉足太空的方式,届时体验太空感觉就像度假郊游一样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72.
《科学大观园》2009,(21):36-37
据美国媒体报道,对于工作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来说,健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掉多余脂肪,而是为了在失重状态下保持骨骼强壮,同时让肌肉告别松弛。通过下面这组图片,我们将为您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进行健身。  相似文献   
73.
《世界博览》2011,(5):29-31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2月25日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搭载6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它第39次,也将是最后一次飞行。  相似文献   
74.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5.
正2013年9月初,荷兰一家公司宣布,他们计划推出的10年内载人登陆火星单程之旅,已经有来自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人报名。该公司的这一计划看来并非不着边际。事实上,还有其他私人企业计划推出10年内载人前往火星之旅,美国宇航局也在酝酿载人登陆火星。那么,载人火星之旅谁将拔得头筹?"我们真的想去那儿"巴斯·兰斯多普敬畏地凝视着火星风景。美国宇航局的最新火星任务,已经让世人看清了这颗血红世界上散落的卵石、饱经风霜雕凿的沙丘以及似乎在向我们招手示意的地平线。兰斯多普回忆说,"‘旅居者号'火星车的电视画面激发了我。我们真的想去那儿。"但那时候存在一个很大的难题——据美国宇航局测算,单单一趟载人火星任务,其预算就高达5000亿美元,别说那些私人航天机构,即便财大气粗的美国宇航局也难以企及。当时是1997年,兰斯多普还是荷兰特温特大学的一名工程专业学生。16年时间转瞬即逝,如今载人探索火星思潮再度活跃。有科学家预测,首批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76.
立梅 《世界科学》1999,(4):15-16
1998年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建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地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150公里、远地点185公里的初级轨道。11月24日,“曙光号”功能货舱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成功地进入工作轨道,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参与国最多的国际空间站开始进入了装配阶段。庞然大物,飞驰太空按照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2月3日携带空间站的节点舱升空,12月6日与“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对接,在此后的装配过程中,节点舱将作为一个狭长的联接通道帮助空间…  相似文献   
77.
<正>每个人都想去空间站玩玩!那一定是一次奇妙的旅程。2006年7月,美国女宇航员、海军上尉莉莎·诺瓦克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她说:"航天飞机像一只猎鹰冲进太空。我就像一只猎鹰的蛋,在里面一点感觉也没有。突然,我生出来了,在太空。"莉莎是个很幽默的人。当记者问起一位男宇航员是不是她的情人时,她非常清晰地定位:"比朋友近一点,比情人远一点。"她创造的这个句型精确简练,后来被宇航员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8.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11,38(2):26-29
2011年2月2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腾空,8分半钟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有6名航天员随机升空,其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送去一个永久性多功能舱、一些补给和设备,包括机器人航天员2号,航天员还要进行两次太空行走。在完成上述使命后,"发现"号己于3月9日安全返回地面。这是"发现"号的第39次飞行,也是它服役27年来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79.
5月19日,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安装完毕,开始了持续观测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使命。在这次"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参与了由华裔科学家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AMS核心构件——永磁体系统,为AMS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现阶段的大科学研究更多是指需要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80.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麦克·福萨姆透过国际空间站上的观测舱窗口向外眺望。在这幅照片顶部,地球的地平线打破了太空的黑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