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栽培稻的紧穗野生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遗传定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野生稻资源是水稻育种中获取有利外源基因的一个主要来源。紧穗野生稻(Oryza eichingeri,2n=24,CC)原产于非洲,具有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等多种有利性状。在紧穗野生稻与栽培稻(Oryza sativa,2n=24,AA)品种02428远缘杂交后代中,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 等分子标记,对栽培稻背景下外源遗传物质的存在进行了跟踪鉴定,并对来自紧穗野生稻的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紧穗野生稻的染色体片段已经易位到栽培稻中;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位于第2染色体,在两个微卫星标记RM240和RM2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1和5.5cM,暂时定名为Bphl3(t)。该基因的发现和定位将有助于对水稻褐飞虱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土壤农杆菌方法将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到水稻中,获得了具有单拷贝外源基因插入和表达的水稻再生植株,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检测发现,接病菌后1个月内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在发病时间、发病植株数、发病叶片、发病后的植株生长状况等各项指标上与对照的转GUS基因植株比较均有较大差异。在去除高温湿度的发病环境后,转天花粉蛋白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植株,表明转基因水稻对稻温病  相似文献   
123.
野生稻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野生稻种是稻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稻遗传改良的天然基因库。根据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约20种野生稻被划分为3个组。研究详细的sativa组和officinalis组的染色体组型全部定确定。染色体组型为AA和sativa组和栽培稻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officinalis组;而染色体组型为FF的短花药野生稻和几个未知染色体组型的野生稻与栽培稻亲缘关系更远,应单独列为  相似文献   
124.
研究了稻秸秆硝解制备黄腐酸(FA)和腐植酸(HA)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增加HNO3质量分数、升高反应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均可以提高FA收率,改变液固比(溶液体积与原料质量之比,mL/g)对FA收率影响较小.正交试验得到制备FA的较优条件为:HNO3质量分数5%、温度90℃、液固比13 mL/g,在该条件下反应1 h,FA...  相似文献   
125.
稻鸭共育体系多因素正交旋转回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种植密度、纯N量、放鸭数3个因子,设置5个水平组成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试验数据分析显示,3个因子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放鸭数>纯N量>密度,而且密度与纯N量的交互作用明显,纯N量与放鸭数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都达到显著水平.通过方程模拟选优得出,密度在18万~25.5万株/hm2之间、纯N量在72.9~131.85 kg/hm2之间、放鸭数取225~360只/hm2之间,水稻单产可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6.
大豆效益好,销路广,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因此重迎茬已成为不可避免。从九三年部分市县的调查来看,德都县九三年大豆重迎茬面积已达50%以上讷河县在40%左右,绥化为20%左右,宾县为60%以上。重迎茬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一般要减产11-35%左右,其表明在如下几方面原因:(一)土壤养分失调。表现在土壤中水解氮和速效磷降低。平均每年减少水解氮20PPm、且养分消耗单一,使某些营养元素亏缺,而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的亏缺,使大豆植株矮小、瘦弱,营养不足、造成重迎茬大豆减产。(二)土壤生物活性减…  相似文献   
127.
128.
田磊 《河南科技》2007,(5):22-22
若前茬用过普施特(咪草烟、咪唑乙烟酸),需间隔36个月才能种马铃薯;若前茬用过氯嘧磺隆(豆草隆、豆磺隆),需间隔40个月才能种马铃薯;若前茬使用玉农乐(烟嘧磺隆),每公顷用量超过有效成分60克,即4%玉农乐(烟嘧磺隆)每亩超过100毫升,需间隔18个月才能种马铃薯;若前茬使用阔草清(唑嘧磺草胺),每公顷用量有效成分48-60克,即80%阔草清(唑嘧磺草胺)每亩3.2-4克,需间隔12个月才能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29.
陈季楚 《科学通报》1988,33(24):1899-1899
早在60年代,Boe等、Pittman等及Murr等曾报道磁场能加快植物成熟及生长,但随后,磁场对植物的生物效应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外磁场对由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磁效应的原理及潜力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