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0篇
系统科学   69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89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中的北西走向断层受挤压强烈 ,封闭性好 ;而北东走向断层封闭性差 ,常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由于本区断块圈闭的有效性差 ,故不具备大规模聚集稀油的条件 ,但对稠变到一定程度的稠油能起较好的封堵作用。鲁克沁构造带高粘重质油的形成是原油运移和成藏阶段双重稠变作用的结果 ,并且油气的聚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原油的逐渐稠变 ,所需要的封堵条件逐渐降低 ,油气的聚集过程才趋于稳定。鲁克沁构造带构造后期变革主要表现在构造幅度的增大 ,而未发生强烈的断裂作用 ,因此 ,前侏罗系油藏得以完好地保存  相似文献   
992.
油套环空和空心抽油杆掺化学剂抽油井举升工艺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难的特点 ,利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 ,建立了空心抽油杆和油套环空掺化学剂的抽油机井举升工艺计算模型 ,并研究利用化学方法改善井筒流体流动的条件。结果表明 ,M型化学剂通过乳化和热力降粘作用可改善流体的流动性和抽油杆柱的受力状况 ;在启动过程中掺入化学剂的温度对油井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人工振动采油技术是一种新的油藏增产处理措施。在试验室条件下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人工振动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人工振动降粘的各种因素 ,并对人工振动降粘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人工振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 ,降粘效果与振动参数有关。振动幅度越大 ,降粘效果越好。在辽河油田进行了人工振动采油现场试验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累积增产原油 6.5万t。  相似文献   
994.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和稳定泡沫油而形成,该技术的使用可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河南油田通过攻关,在稠油出砂冷采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形成了普通稠油出砂冷采开采技术,成功地将特薄互层和中深层普通稠油难采储量投入开发。第一口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日产油量是常规试油产量的8倍以上、是蒸汽吞吐产量的4倍以上,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47%。同时,还成功地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普通稠油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日产油提高1~3倍,进一步拓宽了该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95.
雨檐 《今日科技》2005,(8):50-51
我们知道,Windows本身是一个非常开放、也是非常脆弱的系统,稍微使用不慎就可能导致系统受损,甚至瘫痪。如果经常进行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也会造成系统的运行速度降低、系统应用程序冲突明显增加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导致的最终后果就是不得不重新安装系统。  相似文献   
996.
李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00-5604
套管粘砂增加了管壁的粗糙度,造成部分钻井液滞留在砂粒间无法顶替,降低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和粘砂套管的胶结强度。通过分析幂律水泥浆在套管-井壁环空中轴向紊流流场,计算粘砂套管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钻井液滞留的粘砂套管胶结强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浆顶替速度增大,粘砂套管顶替效率逐渐增大,顶替速度为2.9m/s时,粘砂套管胶结强度达到最大值;粘砂套管破坏位置主要发生在胶结剂-砂粒界面,砂粒粒径4~6mm和6~8mm粘砂套管的胶结强度分别为1.509MPa和2.480MPa。  相似文献   
997.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及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蒸汽驱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在蒸汽驱的基础上提高38.5%,达到81.0%。辽河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热力泡沫复合驱的采收率高于单一蒸汽驱,泡沫能够封堵蒸汽窜流通道,抑止蒸汽超覆,改善油藏的温度分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次采油方式。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我国近海稠油开发中存在的一次及二次原油采收率低、油水粘度差大、易水突、产层多、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生产压差大、油层内微粒运移严重、胶质、沥青质等有积垢沉淀物在井筒附近形成严重堵塞等问题,提出了采用微生物与CO2复合驱的方法。分别归纳了注CO2开发稠油与微生物开发稠油的方式及应用情况;分析了CO2微生物复合驱开发稠油的可行性;提出了CO2微生物复合驱在开发稠油时需解决的问题。在稠油的开采与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蒸汽未波及区的油层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通过采用内区考虑热损失,外区考虑为非牛顿幂律流体复合模型分析,求得了无限地层情况下的拉氏空间解。通过数值反演方法作出了相应的样版曲线,并且对样版曲线作了相应的敏感性分析。新的样版曲线在非牛顿流的影响下有别于常规复合油藏,外区径向流段不再呈现一般的水平直线段,在交界处由于冷凝系数的影响,压力导数出现明显的下掉现象,冷凝系数越大,下掉越严重。为稠油开发油藏压力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传热传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水蒸气过程传热传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