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96篇
教育与普及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5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稀土离子对体外兔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金超  许善锦  王夔  于世凤 《科学通报》2003,48(16):1767-1771
用在骨片上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评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Ln3+)的影响, 为定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 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 另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陷窝的形态. 结果表明浓度为1.00×10-5, 1.00×10-6和1.00×10-7 mol/L的La3+, Sm3+和Er3+及1.00×10-5和1.00×10-6 mol/L的Nd3+, Gd3+和Dy3+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P<0.01), 而且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呈对Ln3+浓度依赖性的减少. 但是, 当浓度降低到La3+, Sm3+和Er3+为1.00×10-8 mol/L和Nd3+, Gd3+和Dy3+为1.00×10-7 mol/L时, 陷窝数及表面积转而增多, 表现为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P<0.01). 当Nd3+, Gd3+和Dy3+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为1.00×10-8 mol/L时, 对该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 所得结果提示稀土离子Ln3+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呈依赖浓度的两面性, 也与稀土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62.
开展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DSB)与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复配体系研究, 发现在某些配比下能自发形成囊泡, 并用负染色法TEM、冷冻蚀刻TEM、量热、动态光散射等方法进行表征. NaCl的加入可以促进囊泡的形成, 并得到了分散度小于0.1的单分散的囊泡, 这种现象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 同时开展该体系囊泡形成过程的量热研究, 发现单分散体系的热效应最大. 最后从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参数、结构、构象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囊泡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通过正交实验系统地考察了直接法合成硬脂酸稀土过程中各个因素对硬脂酸稀土收率的影响 .这些因素分别是反应温度、硝酸稀土浓度、硬脂酸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等 .在对正交表进行分析后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 .  相似文献   
64.
采用红外光谱和X -射线衍射分析 ,对硬脂酸稀土热稳定剂进行结构研究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固态硬脂酸稀土盐中硬脂酸根离子与稀土离子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结合 ,区别于硬脂酸通过形成氢键而以二聚体结构存在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 ,硬脂酸稀土热稳定剂具有层状晶体结构 ,晶层由处于中间的稀土离子平面层两侧结合两层并行排列的硬脂酸根全伸展锯齿链所构成 ,且晶层中稀土离子轴倾斜于基面 .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在 p H=9.6的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 ,Eu( )与茜素红 (ARS)络合物的极谱波 ,该极谱波峰电位在 -2 .2 5 V(sv. SCE) ,其峰电流与铕的浓度在 3 .0× 1 0 - 6 ~ 3 .0× 1 0 - 4 mol· L- 1 之间呈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1 .0× 1 0 - 6 mol· L- 1 。利用该方法可测定稀土矿石中的中稀土元素铕  相似文献   
66.
21世纪的新材料—稀土面临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锵 《大自然探索》1997,16(1):15-17
21世纪的新材料——稀土面临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苏锵1稀土的特性及其在发展新材料中的应用稀土的特异性能来自于它们具有特异的电子构型。从镧到镥随着原子序从57至71的增大,在内层的4f轨道中逐一填充电子。这些4f电子被...  相似文献   
67.
萃取有机相中凝胶态的形成与FT-IR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玉华 《科学通报》1997,42(1):37-41
从70年代末吴瑾光等发现皂化酸性萃取剂是一个形成油包水型微乳状液(w/o mi-croemulsion)的过程以来,萃取有机相的聚集态结构研究越来越受到萃取化学家和胶体化学家的重视.各种传统的测试手段(如金属离子的液液分配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等)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如FT-IR,NMR,TEM,LS(光散射),PCS(光子相关光谱)等被用来研究萃取有机  相似文献   
68.
咔唑杂环化合物为偶合组分的新型单偶氮分散染料曾被国内某企业替代分散黄RGFL作过批量拚色;其耐碱、耐还原性较强、色光稳定。本文对2-氯-4-硝基和2,5-二氯苯胺重氮盐与咔唑N-乙基咔唑偶合成的4只染料的常规高温高压和热熔法染色性能、牢度作了研究:它们的吸附等温线类似朗格缪尔型;高温高压法的提升力为20~40g/L;190℃升华牢度为3~4级;3%染色深度棉沾色3~5级、2%时皂洗原样变化3~4级、白布沾色3~5级,干、湿摩擦牢度4~5级;极限温升131~148℃;热熔法染色最佳温度为200~210℃;固色率74~94%,提升力为20~40g/L;3%染色深度棉沾色2~3级;干、湿摩牢度为4~5级。高温高压法染色吸尽率、存在的两法差异及部分牢度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69.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士”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对我国稀土产业的战略性概括。大力发展我国稀土产业,在目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概括我国稀土产业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一、我国稀土产业概况储量大且分布集中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的90%分布在我国。其中,我国97%的储量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科研生产发展迅速我国从50年代起,组建了以包头稀土研究院为骨干的稀土科研队伍,并且用了3O年的时间,使我国的稀土科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稀土资源国,而且成为第一生产国和第一消费国。稀土矿…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新型固体酸SO2-4/Ti-La-O为催化剂,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制备均苯四甲酸四(2-乙基己)酯(TOPM)。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均苯四甲酸二酐和2-乙基己醇的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190℃反应温度下,催化剂用量为3%(以均酐量计);均苯四甲酸二酐:2-乙基己醇为13.5(mol);反应时间为3h。测定TOPM的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产品收率达97%,酸值<0.1mgNaOH/g,酯含量≥99%。酯化工艺的产品质量高、收率高、工艺简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