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65篇
系统科学   331篇
丛书文集   680篇
教育与普及   3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2篇
现状及发展   60篇
综合类   1522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976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1143篇
  2009年   1137篇
  2008年   2072篇
  2007年   1453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酸奶的质量与风味,组织状态,口感有关。本文从原料乳的预处理,均质,热处理,发酵剂的选择,接种置,发酵温度与时间等因素讨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学校教育情景下学生的英语学习,谈谈影响英语学习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83.
本文讨论了生长曲线模型中多组数据对回归分析的联合影响问题,给出了度量准则及其化简式与统计解释,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84.
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但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也在影响着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本文从影响政治社会化因素的几个方面对这些困惑和问题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5.
武豪  齐欢 《创新科技》2002,(11):17-19
<正>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着世界各地。经过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传统文化也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本位文化,也是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也不得不在这种情况下求生存,求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特征总结五千年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博大、丰富的传统文化,要想在此将其全部反映出来,不是易事。本文仅从以  相似文献   
86.
成建 《汕头科技》2005,(1):60-62
我国长途通信光缆的建设基本上采用架空和直埋两种方法,直埋光缆以光缆隐蔽于地下而有利于光缆的安全见长,但是它容易受到土地中地质环境的影响。因此探讨光缆抗腐蚀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7.
针对A集团公司经营发展中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咨询了该公司20位中上层领导。总结出了7个重要因素。应用ISM方法分析这些因素,得出相应的解释结构模型,使影响该集团发展由浅入深的因素层次化。文中认为低层矛盾得以解决,公司深层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表层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公司才能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影响砌筑砂浆强度不稳的材料因素和施工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9.
影响牦牛初生重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牦牛初生重的六个因素和众多因子,母牦牛的产犊季节、牦牛的胎次、犊牛的性别对牦牛初生重影响最大;母牛的年龄、营养情况对初生重影响次之;放牧管理水平对初生重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0.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