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5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深水浊积水道型油田开发实践中发现,因砂地比较高、储层品质较好,作为开发单元的复合水道砂体表现为整体泛连通,但是在不同位置连通情况存在差异。为准确、精细地刻画水道砂体内部不同位置的连通程度,提升注采受效和开发效果,采用构型表征的方法,将储层砂体细分为构型单元和构型边界,结合西秦岭地区重力流沉积露头展现出的精细特征分别定量刻画其对连通性的影响,并通过地质模型应用于开发生产。研究发现,对高砂地比的浊积水道型储层而言,水道构型单元和水道构型界面同时影响连通性,且一般构型界面占主导,可以采用构型单元-界面二元表征的方法将砂体间特征对连通性的影响加以刻画;通过“连通系数”定量刻画和衡量砂体间的连通情况,并通过“等效替代”的方法计算连通系数。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利用重建后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方法利用非对称高斯拟合算法(AG)对秦岭地区2000—2009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重建,计算生长季NDVI均值、变异系数及变化趋势,分析秦岭地区2000—2009年植被的时序稳定性和变化趋势。结果①分布于秦岭山区腹地的森林和山间沟谷的灌木植被的时序稳定性较高,而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秦岭北坡、居民聚集地周边农林混合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年际波动较大;②研究区西部、东部、秦岭山区腹地,农田覆盖区域改善趋势明显。山区的森林植被和山间沟谷的灌木植被有一定程度改善趋势,但相对稳定。主要城市周边区域的植被呈明显退化趋势,以西安市的周边最为明显。结论秦岭地区植被生长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植被时序稳定性与其跟人类聚集区之间距离呈现明显的逆向分布,说明人类活动对秦岭地区植被波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4.
论秦岭佛坪地区隆—滑构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基底片麻岩(内核)剥离断层(接合面)及滑覆层状岩系(外壳)构成的佛坪穹隆构造,从其岩石组成,早期的运动学特征,变质变形改造和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佛坪穹隆可能形成印支期的主造山期前,并受印支期山期褶皱变形和燕山期逆冲,走滑作用的叠加改造,它经历了中元古代-前印支期隆-滑构造形成阶段,而与造山后期变质核杂岩明显不同,在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隆-滑构造发生的深部背景是造山带岩圈垂向积增  相似文献   
45.
秦岭植物区系一新种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秦岭丁毛荚艹迷迷(忍冬科Caprifoliaceae),新种(图1)ViburnumversatileRHMiau,WBLiaoetQYSun,spnov常绿灌木.嫩枝有钝棱,薄被丁字毛,老枝圆形,几无毛.叶薄革质,卵形,长35~57cm,宽25~35cm,顶端渐尖,基部?..  相似文献   
46.
秦岭佛坪穹隆盖层岩系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佛坪穹隆盖层岩系主要由晚震旦—晚古生代地层组成,呈变质程度不等的变质岩产出,构成以佛坪基底杂岩为核心的中心式递增变质带。认为该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与穹隆核部基底杂岩以剪切带或断层接触,其原岩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形成于扬子板块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Z2-Pz1)和秦岭微板块内的陆表海(Pz2)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7.
秦岭石瓮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瓮地处秦岭南坡柞水县境内,共有野生种子113科,421属,813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种分析统计,归纳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如下:1)植物种类较为丰富;2)地进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区域联系广泛,与世界各大洲有密切的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4)区系性质明显是温带性,且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区系过渡性明显;5)本区植物区系80.44%的成分与华中植物区系共有,具有华中植物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48.
秦岭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7属,含61种,现代地理分布呈现出西南-华中-华东分布型最多,华中-华东分布型和西南-华北分布型次之,华北分布型和横断山-藏南分布型最少。分布于秦岭的中国特有属植物主要处于中海拔地带,且西段和南坡较东段和北坡我,显示出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49.
碳硅泥岩型铀矿为沉积内生型,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沉积相与铀矿化关系往往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研究重点.南秦岭西亚带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赋矿层位仅局限于中、下志留统炭硅质、泥质的富铀地层中.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环境以及有利沉积相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指出碳酸岩台地中发育的水下坳陷相整体控制着铀矿化的分布,而坳陷相中发育的硅灰岩透镜体是铀矿化定位的前提.  相似文献   
50.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通过对天水市各乡镇的实际调研,文献查阅以及与其他河谷型乡镇进行对比后,分析了秦岭河谷型乡镇灾害类型以及发生灾害的原因,就现状乡镇防灾安全问题深入研究,并在坚持"适灾、防灾、减灾、抗灾"指导原则下,从规划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