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结合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的108国道秦岭隧道大熊猫栖息地有效管理项目,探讨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这些地段的纽带作用,逐渐减轻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程度,从而促进秦岭大熊猫不同局域种群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292.
分析面积-高程积分值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流域地貌构造形态和发育特征.以ALOS-PAL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AR生成的12.5 m分辨率DEM数据,对渭河中上游以南秦岭北麓之间区域的面积高程积分(H I)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貌构造形态差异和地表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面积高程积分地学含义及面积空间依赖...  相似文献   
293.
文章对朱阳关-夏馆(简称朱-夏)断裂带形成时期的变形温压条件进行一系列研究.首先对石英和长石进行动态重结晶分析,得到朱夏断裂附近的变形温度为300~650 ℃,带中心温度较高,为500~650℃.越靠近构造带温度越高,往两侧递减,变形环境在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之间.通过EBSD实验得到石英组构,岩石石英C轴组构分析结果点极密分布于边缘,可推断其变形温度为400~600 ℃.电子探针数据指示其变形温度为608.6 ℃,变质压力的上限为5161 bar,变质程度最高可达角闪岩相.研究结果反映出朱阳关夏馆断裂带是中温-中低压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94.
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秦岭北坡旅游发展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坡旅游度假带的规划思路,秦岭北波旅游度假带开发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交通建设,并通过多路渠道增加投入。  相似文献   
295.
296.
经过野外与室内工作,作者首次提出,西秦岭南亚带Au-Cu-U成矿带中的硅岩乃海底喷流作用的产物。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和硅同位素特征等为硅岩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297.
车弛恒 《甘肃科技》2010,26(5):164-165,152
通过对小陇山西秦岭林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总结了该区森林植物、药用、淀粉、果品及蔬菜、工业原料、野生花卉、水土保持等十类重要植物资源,提出了今后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8.
秦岭造山带元古宙陆内裂谷作用的沉积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山 《科学通报》1990,35(19):1494-1494
根据对构成秦岭群主体的变杂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利用两源混合模型,本文论证了秦岭群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中的变杂砂岩是大陆裂谷碱性双峰基性-酸性火成物质大致按1:1的比例混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99.
本文是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植被图(1/25万)的说明和总结。通过野外典型地段的考察和该区各种有关资料相结合进行了该区TM卫星像片的目视解译,建立了该区植被分类的单位和系统,共划分出7个植被型组,41个群系,图中标志符号31个,并总结了该区植被的特性和分布规律,为该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以及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00.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构造沉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是在早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谷沿勉略一线进一步发育成有限洋盆,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勉略洋盆与商丹洋盆的并存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扬子、华北及秦岭板块)共存的格局,由此形成了秦岭泥盆纪盆地群.在这种复杂的板块构造格局下,整个秦岭造山带出现了构造动力学成因不同的一系列盆地.在秦岭板块北缘发育了刘岭边缘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含火山岩的巨厚碎屑岩系(最大厚度超过11km).在秦岭板块内部,由于广泛发育的伸展断裂而形成了一系列地堑和半地堑型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反映以陆表海为主的一套碳酸盐和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有限洋盆中发育了夹超基性至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的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北缘的高川一带还发育了以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陆表海沉积.总之,秦岭在泥盆纪发育了一个多种构造沉积动力学成因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集合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