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七年(即公元前240年),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正义《括地志》云:“又定州唐县东北五十四里有孤山。盖都山也。”然而在定州东北五十多里处.现在是一片平原。若说是由于秦以后某年发生了剧烈的地震而突然陷没或真有愚公行千百年“移山”之功的话,那便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史料,可历史记载里绝无一字提到。  相似文献   
2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新的帝号,称为始皇帝,并规定继者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这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据《说苑至公》的记载,起初秦始皇在考虑采用什么方式传王位这个问题时,曾经有过要用禅让制的想法: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禅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白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  相似文献   
23.
刘胤 《青年科学》2010,(3):16-17
1974年3月,严重的干旱威胁着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的生存,为了解决紧迫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开始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千米处打井。3月29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就在这一天,村民杨志发、杨彦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发现了大量陶俑残片.  相似文献   
24.
威振天下,名扬史册的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怎么跟盗墓贼对上了阵?哦-原来他是怕死后住在地下宫殿里,会被人骚扰。要知道,历史上王侯将相的墓葬十有八九都被盗墓贼光顾过。而秦始皇的陵墓,可是出了名的富有,就连《史记》的作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提到泰陵地宫时都曾说“奇嚣珍怪徒减满之”,  相似文献   
25.
古代的时候,中国想做皇帝的人很多,从农夫到将相都有。自从小亭长刘邦见了秦始皇说"大丈夫当如是焉",和种地的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大家好像突然都醒过来了一样,只要有点机会,就幻想着能当上皇帝。曹操扫平中原之后,很有点自负,说是如果没有他的话,不知有几  相似文献   
26.
《科学大观园》2009,(23):68-69
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即阿房宫没有建成。那么,秦阿房宫为什么没有建成,其两度修建“未成”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7.
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你是否知道修筑长城的最真实原因呢?长城因"亡秦者胡也"而修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们的印象里,长城与秦  相似文献   
28.
正援引文献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史记·秦始皇本纪》解析经典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会考察上古的历史,再结合当代的情况,经过实践的检验,从而总结出国家兴衰的规律。秦始皇满足于一己之功,不  相似文献   
29.
镜子是人类重要的美容工具。在玻璃镜诞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曾创制使用青铜镜。然而,人们在古时却发现了不少与青铜镜不一样的镜子,俗称异样镜。它事G  相似文献   
30.
秦始皇兵马俑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广雍 《科学通报》1989,34(7):502-502
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西安大型秦始皇兵马俑(以下简称秦俑)是怎样烧制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七十年代末,有人曾仿制过象秦俑这么大的陶俑,好几个人工作了几个月,才烧成一件,而原来那么大的陶马迄今还没有烧成。当时能烧制成功秦陵大型兵马俑,足以证明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已有相当成熟的制陶经验,制陶工艺已达到空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