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运用统计分析法和历史文献法,以耕地面积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科尔沁沙地在民国时期的垦殖过程及其土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民国时期科尔沁的垦殖主要集中在清末已放未垦的范围之内,零散、混乱的民垦是当时的垦殖主流,也是该时期研究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混乱的开垦虽然没有使科尔沁农耕北界明显北跃,但由于近半个世纪垦殖活动的积累作用,科尔沁水土条件相对肥沃的可耕土地基本都得到了开发.  相似文献   
22.
科尔沁镇成立于2006年,全镇196平方公里的面积、3.2万常住人口、0.8万流动人口、11个村和3个社区的基本情况和详尽信息全部以网格模式录入,只要轻轻点击鼠标,所需数据和内容瞬间在大屏幕显现。  相似文献   
23.
民间文学理论的著述,佳作迭出,在此背景下,2007年岁末于东新、王金双两位博士推出了《民间文学理论基础》是缤纷花坛中绽放出的令人一新耳目的草原"萨日朗"。展现出的是思想的鲜活魅力与理论的炽热温度,将那些久被遮蔽的文学生命以民间文学的视角向我们一一揭示开来。作者视野开阔,见解深邃,将民俗、文化、历史等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了相得益彰。出于对蒙古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和热爱,专著还以专章的形式对科尔沁民间文学作详尽的观照与论述,这是本书最出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24.
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的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分.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芽孢型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各类群数量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类型沙地中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垂直分布的基本趋势依次为:结皮层(固定沙地)》0~15 cm》30~45 cm》75~90 cm,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芽孢型细菌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占优势;放线菌中的95%以上是链霉菌属,其中白孢类群占优势;霉菌中的青霉和毛霉占优势;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与有机质含量、植被盖度、植物种类和凋落物的多少呈正向关系;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沙地再到流动沙地的过程,是沙地微生物类群、植物群落和有机质丧失的过程,是沙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