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杨春  马骥 《定西科技》2005,(2):35-35
我市日光温室生产不但加快了“菜篮子工程”建设速度,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淡季供应问题,二00四年全市日光温室生产面积15309亩,蔬菜面积13368亩,花卉面积1647亩,种苗繁育147亩,养殖142亩,果树栽培5亩,日光温室总产值达到15721.96万元,纯收入10008.22万元。日光温室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日光温室生产范围已从种植业拓展到养殖业,温室类型增多,建造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这样才能提高日光温室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2.
《科技潮》2003,(12):28-29
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10月27日,它是中国惟一的国家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建院40多年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加快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促进林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和成就。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按照“市场取向,一院两制”的基本思路,实施分类改革,积极推进转制,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林业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基础雄厚 优势明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综合性、多学科的林业科研机…  相似文献   
63.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我国林木种苗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保证了生态建设的需要。但是我国的林业种苗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指出我国林木种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4.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丹县林木种苗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为保障全县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确保了生态工程建设需求。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分析调查山丹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山丹县林木种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种苗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5.
多彩贵州公园省碳酸盐岩层分布面积达73.0%以上,优选其特色景观植物开展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资源评价和实地调查比较,筛选出贵州特色景观植物20种,开展了采种育苗、迁地栽培和防治石漠化林业绿化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发现在筛选出的20种植物中,已开展应用栽培的有6种(30.00%),另14种(70.00%)仅有少量中试,尚需扩大试验和推广应用。(2)20种贵州特色景观植物的苗木引种存活率普遍大于采种播种出苗率和应用栽培成活率,除了荔波红瘤果茶和贵州石笔木迁地露地栽培的存活率分别为83.06%和88.26%外,其他都在90.08%以上。(3)在阔瓣白兰花、红豆树、黄连木、清香木、贵州槭、掌叶木、银杏、鹅掌楸、贵州石楠、马蹄决明、灰毡毛忍冬、岩百合等12种植物的种苗繁育、引种栽培和应用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与应用栽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苗木引种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应用栽培存活率与采种播种出苗率的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伞花木、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栾树、喜树等8种植物的试验结果中苗木引种存活率、应用栽培存活率和采种播种出苗率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4)在防治石漠化栽培应用试验中的种苗成活率皆未达到极显著(P0.01),表明其筛选植物的苗木就地繁育引种栽培和采集种子繁育种苗栽培的方法皆适合于生产应用;其中阔瓣白兰花、贵州槭、贵州红山茶、红花瘤果茶、荔波红瘤果茶、贵州石笔木、香果树、岩百合等8种植物,采用采集种子异地育苗开展应用栽培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正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观光休闲、市场创汇和高科技现代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是厦门市《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根据"两头在厦、中间在外"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厦门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支  相似文献   
67.
羊栖菜茎部愈伤组织再生苗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羊栖菜纵裂主枝上愈伤组织再生苗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此种成苗方式是在主枝(茎)或假根处由外皮层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苗有望成为羊栖菜人工养殖种苗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8.
报道10种贵州特有植物狭限分布与扩大栽培的研究结果:小黄花茶(Comellia luteoflora),美丽红山茶(C.delicata)、冬青叶山茶(C.ilicifolia)、狭叶瘤果茶(C.neriifolia)、长柱红山茶(C.longistyla)和贵州石笔木(Tutcheriakweichowensis)的播种出苗率分别为30.5%、70.0%、50.0%、53.0%、70.0%和49.0%,其成苗数与出苗数的比值分别是51.7%、89.7%、89.7%、83.8%、87.5%、和71.0%,黄平槭(Acer huangpingense)、贵州槭(A.guizhouensis)、雷公山槭(A.legongshanensis)和红脉槭(A.rubronervium)的出苗率分别达60.3%、65.2%、72.0%和61.0%,其成苗数与出苗数的比值分别为99.0%、95.0%、99.2%和50.1%。这些特有的植物彼此都是独立的物种起源,来源于古老的孑遗植物和生存变异进化。采用种子田间播种育苗、枝条扦插繁殖的方式进行种苗扩繁试验研究,并按植物系统发育类群分为:1.槭树属4种,2.山茶属5种,3.石笔木属1种等3个组别分别测定扩繁系数为0.93-1.0、0.93-1和1,苗木产出周期2-3年,试验表明有针对性地解决某引种与扩大栽培的生态适应性和提高成活率和扩繁系数的技术难题,实现种苗扩繁与扩大栽培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作为中国油桐之乡的云阳县,在2013年油桐良种基地建设中,将基地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即种子园区、试验区、示范区、良种繁育圃区,建设总规模43.97公顷。对中心区和辐射区共16个小班进行了油桐结实量、种子品质、苗木质量、子代测定、经济性状等5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苗木质量和出油率因受干旱影响与常年相比偏低,油桐结实量、种子品质、子代测定均处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2-13
海洋生物新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开发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我国海洋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养殖企业的技术人员紧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在海洋生物养殖新对象的人工繁育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部分或完全实现了全人工育苗,但是在扩繁关键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譬如亲本繁殖力不强,生殖配子质量差,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不高,培苗工艺水平低等。优质健康种苗缺乏,跟不上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