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54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1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4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我们在生态学研究中涉及到的大多数变量呈现出随机性,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就是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是研究随机变量变化规律的基础,如何利用野外取样来推断检验随机变量的分布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扩展了回归方法的应用,使其能用来推断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并且该推断还能被统计检验.作为一个应用实例,该方法被用于确定杂草种子在特定条件下扩散的分布函数.在此条件下,该杂草种子扩散为近似的高斯(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82.
讨论了捕食种带有常数投放率的一类捕食-被捕食系统,分析了平衡点的分布与局部性态,得到了解的有界性与全局渐近稳定性的条件,以及极限环的存在性条件。最后用李雅普略夫方法讨论了Hopf分支现象,同时,对结论给于生态解释。  相似文献   
983.
圆果化香芽种群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3,21(1):64-68
以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植株的芽为基本构件单元,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地不同坡位上8-12年生植株的芽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果化香芽种群芽总量分配随枝级发生变化,芽数量最多的枝级为树冠中间部位的二级或三级枝,树冠表层的末生枝和紧靠树干的一级枝芽数量较少。各枝级上的新生枝的芽数量高于多次生枝。对圆果化香树冠空间拓展意义最大、芽萌展成枝的潜势最高的顶芽分布于末生枝的新生枝上,其芽密度和芽重量密度最高。从山顶至下部,植株芽种群数量、新生枝的芽量减少,但山中部新生芽量和活芽量最多,顶芽重量密度和侧芽重量密度最低,山上部最少,顶芽重量密度和侧芽重量密度大。  相似文献   
984.
正反馈简介     
该文简要地阐述了三个正反馈系统,并分析了它们的系统模型和发展曲线,通过实例讨论了正反馈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5.
以往对蒙古语近义词的研究,只从词义之间的关系出发,重点放在解释近义词的意义差别上,却很少涉及它的形式结构。虽然蒙古语绝大多数近义词的语音形式相互间毫无关系,但是,有些近义词的构成,具有一定的语音学和形态学基础。通过语音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一词分化而产生;通过形态手段的构成近义词是由同根词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986.
通过对长白山区随机采集的东北兔的详细研究 ,了解东北兔种群组成为 :雄性 /雌性数量比为 53∶4 4 ,经显著性检验与 1∶1无显著性差异 ,雌雄间晶体干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t相似文献   
987.
针对当前我国油田开采难度大、 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 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优化指标, 以年度增油目标、 增液目标、 增注目标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油田开采优化模型, 并提出一种双种群协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 该算法通过双种群协同进化策略扩大搜索空间, 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并结合Lévy飞行保证种群多样性, 提高算法收敛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求解油田开采优化模型, 可优选出满足目标和约束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8.
7d龄黄瓜无菌苗完全切除全部下胚轴、1 / 2子叶和顶芽 ,取子叶节分别培养于诱芽和诱花培养基上 ,进行逐日更换培养基试验 .诱导营养芽培养基中培养 1~ 3 d,转入诱花培养基 ,成花率在 1 4%~ 40 % ;4d后再转入诱花培养基 ,成花率显著降低至 7%左右 .诱花培养基中培养 1~ 2 d后转入诱芽培养基 ,成花率仅 7%~1 4% ,培养 3 d或 3 d以上转入诱芽培养基 ,成花率显著升高至 2 7%以上 ,培养 6~ 7d后转入诱芽培养基 ,直接成花率则可达 60 % .结果表明三碘苯甲酸和多效唑诱导黄瓜子叶节花分化的临界时间是 3 d左右 .  相似文献   
989.
《科学之友》2004,(12):12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实验鼠体内能分化成精子的精原干细胞培养成精子,并用这种精子培育出了幼鼠。  相似文献   
990.
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寄生蜂。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蜂蚧比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效能,并组建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Ⅰ)、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和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EIPC),分析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蜂蚧比为2:50时,班氏跳小蜂寄生率最高,达92%;而班氏跳小蜂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寄生率下降。采用I分析,与对照区相比,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明显下降;采用IIPC分析,不同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自然种群增长的数量最低,分别下降到对照区的24.31%和12.82%,最高分别为34.79%和30.67%;采用EIPC分析,不同放蜂区班氏跳小蜂寄生的EIPC均大于捕食及其它因子,说明“寄生蜂寄生”是控制扶桑绵粉蚧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