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知     
西兰花和大豆降低患癌几率,大蒜加维生素C可能有降压功效,尿液浓缩的种族差异与血压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32.
美国女作家威拉·凯瑟在其代表作<啊,拓荒者!>中,塑造了亚历山德拉这一勤劳睿智独立的西部拓荒女性角色.她通过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女性的自我价值.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观点的角度将亚历山德拉与小说中的其它男性角色进行对比,以分析亚历山德拉这个挑战男性偏见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3.
笛卡尔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卡尔在追述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上帝之存在之后,他对认识论上的错误产生的厚因进行了探讨。笛否定了上帝是错误产生的原因;随后笛卡尔发现当人们的判断超出了清晰明白感知的范围时,便会产生错误。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以“不正确地使用了自由意志”而结束了对错误起因的探讨,而他在后来的一本著作《哲学原理》中,又增补了一些其它的原因。而实际上这些补充的原因都与自由意志有关,如果我们一以贯之地把自由意志限制在理智对象范围之内,只对那些我们清晰明白感知的对象作出判断,我们就不会犯错误。  相似文献   
34.
新闻歧视是新闻传播领域许多矛盾冲突的根源。本文以乙肝歧视为例,对新闻歧视加以具体直观的分析,以期引起传媒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种族群体所承载的文化要素被边缘化。种族身份作为民主政治体系内群体要素的文化识别符号.被认为带有反自由民主的一面,因而常常被排除于自由民主制度之外,或被主流社会所敌视。针对该问题展开争论的“中性自由论”与“例外地位自由论”都有各走极端之虞。身份平等,不在政治化过程中制造特权身份,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6.
图瓦卢介于基里巴斯和斐济之间,位于南纬5°-10°5′和东经176°-179°5′,日界线从东侧通过,是太平洋中西部的微型珊瑚礁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瑙鲁的最小岛国。也是一个无土之国。  相似文献   
37.
在《八月之光》中,作者对主人公克瑞斯默斯的种族身份做了模糊性处理。这种处理不仅将小说自身的情境复杂化,还巧妙地折射出南方种族主义对人性及人的独立自我的剥夺。这为多种话语的共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文章从主人公身份的模糊性出发,分析了克瑞斯默斯悲剧性命运发生的根源及其中隐含的作者的意图,并指出小说独具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38.
莱辛的性别立场一直是有争议的论题.殖民主体是性别化的,《野草在歌唱》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凸现了下层白人女性游移的个人欲望及压抑这种欲望的艰难历程,呼唤着女性的权利及主体意识的提升,明白无误地发出了对传统“白色”男性文化的抗议之声,强调了社会性别因素在改造种族政治中的重要性,潜藏了重要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9.
商晔 《科技信息》2013,(24):157-157
赫斯顿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主人公珍妮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黑人新女性形象。本文从种族与性别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珍妮通过三次婚姻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40.
解释学重视对"前见"或"偏见"的研究,埃利奥特作为行动研究倡导者,他将解释学引入了行动研究,并将解释学研究的"前见"引入教师的"内隐理论"研究。将教师的"偏见"作为"反思"的前提。行动研究的理论对于当今教师教育中"内隐理论"的完善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值得我们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解释学对"偏见"的关注为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内隐理论"提供了合法的依据。而是否能真正合理地运用"偏见",完善"内隐理论"则成为教师能否自如应付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衡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