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性别文化与性别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在化特征上存在着差别,性别化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见.性别化中性别偏见主要表现在大众语言、大众传媒以及教育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2.
所谓“美国猴子案件”,是指发生在1925年7月美国田纳西州代顿镇的斯科普斯进化论审判案,这是一起轰动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事件,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审判案”。然而,在当时以及后来的至少65年间,这起审判案却被偏见极大地歪曲和误导了。本文根据有关的庭审文件,主要当事人的著述以及一些专家的最新研究等。对这起审判案的起因,经过,主题及影响等进行了初步简要的澄清。  相似文献   
143.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1,(11):42-43
生命的核心物质—基因说,我们是兄弟;可现实的关系却说,我们是敌人。因此,科学不是万能的,它解决不了诸如人与人关系方面复杂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4.
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一书认为,公众存在的系统性偏见会造成民主失灵,但这并非"理性的无知"造成的,而是"理性的胡闹"使民主制度产生不良政策并得以持续,只有更多依靠私人选择和自由市场才能弥补理性的胡闹产生的不良后果。该书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但是也有局限:以"理性的胡闹"否定"理性的无知"是没有意义的,选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草率地否定民主制度也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5.
奈拉·拉森将"越界"作为其小说《穿越种族线》的主题,深刻的揭露了白人种族隔离制度对美国黑人的限制与压迫。克莱尔越界生活的悲惨境遇恰好与尼采悲剧理论中对日神、酒神精神的阐释相吻合——最初自我肯定以追寻"白人梦",最终自我否定复归黑人本土。  相似文献   
146.
个体出生后就会被纳入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在其成长过程,逐渐获得社会所认同的适合男性或女性的言谈举止、情绪反应、性格特征、动机等。本文简要概述了个体性别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需理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7.
自中国政府承诺开放直销市场以来,全球直销业都在关注着中国。尤其是《中国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到现在,关于直销的任何一段官方信息,无论是政策还是官员的讲话,都让全球的直销巨头们揣摩再三。  相似文献   
148.
经济史观是现在最时髦的一种学说。国际战争,阶级冲突根本都是饭碗问题。这个解释何等清楚,何等简单,何等痛快!英国人说我们反对英国是为几个卢布。你相信吗?这次欧战中死的千万多人都想在战场上找饭碗吗?还是望死后他们的子孙都能作富翁吗?有人说抱经济目的者是主动份子,无经济目的者是被动份子,被动者何以被动?难道以公济私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以私济公的人都是无知识的吗?有人说所争的利益非个人的,乃国家的。那末,个人为什么要为国家牺牲生命财产?只不是因为他心目中看国家比自己还贵重吗?这个看法是他的人生观。这是精神界的现像,非物质…  相似文献   
149.
艾丽斯·沃克的前期短篇小说植根于美国南方黑人社区生活,真实地呈现了处于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双重煎熬下的黑人妇女的生活状况。本文通过沃克早期的作品——《欢迎之桌》来解读作者如何关注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迷茫、苦难与挣扎却无力抗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0.
随着媒介社会化的来临,探寻媒介文本的接受问题成为时代的需要,由于媒介文本存在很大的误读漏洞,其接受问题也期待商榷,若从哲学解释学视域出发,或许能够对媒介文本的接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对受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