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301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0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91.
水稻人工种子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92.
报道了人参种子生长抑制物质的特性及其主要抑制物质的分离提纯,并测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3.
观察了山东堇菜属二十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和种皮表面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本属种子的形态具属内一致性,可作为分属的依据;种皮表面纹饰种间差别明显,可作为种的鉴定依据.研究结果也支持将美丽堇莱组(Sect.MelaniumGing)提升为美丽堇菜亚属[Subg6n.Melanium(Oing)Peterm.]的修订意见[1-3].  相似文献   
194.
以棉花种子新陆早1号为材料,研究了20~12℃、20~8℃、20~2℃、16~8℃、16~2℃、12~5℃六种不同变温分别处理1天、2天、3天、4天、5天后的发芽率,初步认清了棉花种子变温与冷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变温的幅度及低温的程度是决定冷害的主要因素,低变温的持续时间也是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5.
本文探讨了庆大霉素生产菌棘孢小单孢茼F-212的一级和二级种子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菌丝形态及其控制方法,以作为提高庆大霉素发酵单位的工艺手段。  相似文献   
196.
为使科技迅速发展,有关科技的方针、政策.科技管理体制以及科技对策都要通过科技管理实施贯彻。因此,必须重视科技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科技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科技道德修养的“软件”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三性”以及要注意政策的研究和系统工程应用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7.
利用空间条件探讨番茄青椒的遗传变异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茄青椒种子塔载于科学返地卫星及高空气球中,种子在空间条件下运输,返回陆地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同工酶,植株长势,产量等。均出现了变。并在后代得以表达。经几代田间观变及筛选,获得优良株系:TF87-2番茄;l59l10青椒。  相似文献   
198.
水稻颖壳植硅石与稻种起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报章 《科学通报》1995,40(15):1438-1438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e 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已为各国学者所肯定.但籼、粳亚种是怎样从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的却存在不同观点.植硅石(phyolith)是指充填于高等植物细胞组织中的非晶质含水二氧化硅(SiO_2·nH_2O),其形态受遗传因素控制.水稻颖完植硅石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籼、粳亚种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植硅石可被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因而对稻种起源、传播路线与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9.
气相色谱法测定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的油料资源,对野生植物种子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以正己烷/乙醚(V/V=4/3)作提取剂,0.4mol/L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甲酯化试剂,采用室温下快速酯交换法制备脂肪酸甲酯,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野生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样品所含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其中5种野生植物种子的亚油酸含量为60.45%~79.96%。与几种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被测样品的脂肪酸组成与常见植物油是类似的,但其亚油酸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油。同时还分析了几种水果子的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200.
种子的萌发过程受到ATP含量的调控,ATP水平是种子活力极灵敏的生化指标.而PEG(聚乙二醇6000)处理也可促进与种子萌发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测定不同活力花生种子的ATP含量以及探讨经PEG处理后花生种子的能量变化,将有助于了解种子的劣变机理以及PEG处理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供试种子花生“粤油551”,1983年春植及秋植种子,由广东省农科院提供.放在干燥器中室温贮藏.人工老化的种子是在高温(32℃)和高湿(90%R.H.或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