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5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434篇
系统科学   135篇
丛书文集   601篇
教育与普及   116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0篇
现状及发展   59篇
综合类   1163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10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676篇
  2002年   545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Ann  Simon  Moffat  范宗理 《世界科学》2002,(1):30-32
植物致病菌和传播它们的昆虫无时不在兴妖作怪 ;研究人员必须继续不懈努力 ,探索对付病虫害的植保新法——  相似文献   
102.
检疫性实蝇是国际上严禁进出境的有害生物,我们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和通用监测方法,对攀枝花市检疫性实蝇进行了3年监测,基本摸清了攀枝花市检疫性实绳的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3.
本书介绍了植物分子遗传技术的基本信息,从遗传标记的定位到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04.
《科技园地》2005,(3):17-18
1.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1.1土壤处理法就是把化学除草剂施在土壤中。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以选择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在种子发芽前、牧草生育期。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深度,要根据所栽牧草的生长习性及所用化学除草剂的性质来决定。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时,应注意两点:第一、不同化学除草剂的残留期也不相同。对于残留期短的化学除草剂,施用期应于杂草发生的高潮期相吻合;对于残留期长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5.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从热带到寒带,从岛屿到高山,从海洋到沙漠,到处都有植物的踪迹,在这浩瀚深邃的绿色世界里,蕴藏着许多数理奥秘,说来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06.
海青 《科学之友》2005,(11):93-93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可以在欧洲及美国种植的高高的装饰性植物能够向人们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而这不会引发全球变暖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7.
“中国首届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于6月8~10日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和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主办,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承办.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近50所科研院校的120余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8.
简要评估了“92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分析了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蓝细菌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为江苏省重要的乡土树种,野外资源稀缺。南京椴野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探索,可为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椴5个天然群体[江苏宝华山(P1)、牛首山(P2)、安徽皇藏峪(P3)、安徽蜀山(P4)和浙江天台山(P5)]93个体为实验材料,选用15对多态性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①用15对引物共检测等位基因数(A)总和为96,平均值为6.4,四倍体基因型(G)和四倍体特异基因型(Gi)总和分别为441和251,特异基因型比率(R1)和种质鉴别率(R2)均值分别为45.73%和17.99%。②在5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loc)和四倍体基因型丰富度均值(Gloc)分别为5.50±2.43和9.41±4.29;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1±1.43和0.62±0.14。参考各群体GlocHe值,确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群体为P1和P3。③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030;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群体多样性水平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④聚类和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显示,5个群体可划分为2组(组1包括P1、P2和P5;组2包括P3和P4)。Menta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南京椴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宝华山群体和皇藏峪群体多样性较高,群体扩张可能是以这两个种群为中心,经人类活动迁移至其他区域。但南京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分化,主要是由于植株寿命长,群体缺乏自然更新,加之群体间存在人为种子传播。因此,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隔离区,明确优先保护群体、加大植株异交,并采用人工繁育及种质回迁的方式保护南京椴野外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