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0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38篇
系统科学   564篇
丛书文集   256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512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扰动的离散不确定带有状态时滞和输入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了可设计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律的充分条件,当条件满足时设计出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律,从而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982.
对离散路网设计问题中新增道路带来原有路网单元结构与属性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考虑这一影响后,Braess诡异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建立了基于可变网元的离散路网设计模型,采用路网生成算子来表征道路增减带来的路网单元结构的变化,设计了路网生成算子的算法流程.最后给出了求解离散路网设计模型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实例.  相似文献   
983.
以宇航员出舱活动为背景,针对内置式测量的缺点,利用平行四边形连杆和齿轮的组合设计了一种外骨骼机构.该机构能在舱外航天服(EVA)手套的背部驱动下产生模拟人手弯曲和伸展运动,同时位于指尖的力传感器输出运动过程中的阻尼力,该阻尼力可达10 N,滞后可达31%.为便于对阻尼力进行数值预测及舱外活动功效仿真,应用Preisach(简称P模型)获得一阶转换曲线的方法,对EVA手套的滞后特性进行数学建模,由于P模型在数值计算时需考虑2种情况,因此通过记录记忆曲线上顶点数的方法导出统一计算公式,并采用基于距离权重的插值算法来计算离散P模型平面非节点区域的Everett函数值.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4.
针对数字水印信息嵌入位置问题,提出一种在低灰度平滑块中嵌入水印信息的方案.该方案首先对图像做8X8离散余弦变换(DCT),得到量化取整后的DCT块,然后分别按照每个DCT块DC系数的大小,以及AC系数的方差大小对DCT块进行排序,由两个排序序列确定出一定数量的低灰度平滑块,通过修改这些平滑块低频系数的相位来嵌入水印信息,根据这些平滑块的低频系数均值的正负来提取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而且对于滤波、压缩、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裁减、缩放和直方图均衡等也具有一定的抗攻击性.  相似文献   
985.
近似完全重构交替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DFTMFB)阻带衰减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替离散傅里叶变换调制滤波器组(IDFTMFB)的设计方法.其分析滤波器由2个分析原型滤波器经复指数交替调制得到,综合滤波器由2个原型滤波器按同一调制方式得到.所采用的交替调制方式使IDFT-MFB在结构的设计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按照滤波器组的通带、阻带和系统失真的要求,IDFT-MFB原型滤波器的设计被转化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避免了传统的DFTMFB中连续参数的离散化运算,算法更为简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FTMFB设计方法相比,IDFTMFB的设计方法使得复调制滤波器组的阻带衰减提高了约3 dB,输出失真减小了约12 dB,而且输出混叠减小了约1 dB.  相似文献   
986.
为了改善垂直分层空时系统串行干扰抵消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离散粒子群检测算法(DPSO-DA).该算法将垂直分层空时系统中的最优检测视为组合优化问题,根据最大似然检测公式构造DPSO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DPSO算法来解决该组合优化问题,从而寻找最优解.针对DPSO-DA 有可能出现早熟现象,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混合离散粒子群检测算法 (HDPSO-DA).HDPSO-DA 对 DPSO-DA 的进化方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搜索中以一定变异概率对选中的粒子进行变异,进一步改善了DPSO-DA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3时,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串行干扰抵消算法相比,DPSO-DA 和 HDPSO-DA 可获得约3dB 和 5dB的增益,且具有更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987.
基于LabVIEW的心电信号QRS波群离散极值点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的离散极值点识别方法,其特点是在充分应用LabVIEW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只抽取ECG中少数个特征极值点作为分析识别的对象,是一种检测识别QRS波的新方法.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IT-BIH心电数据库进行实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算法简化、信号处理速度快、识别精度高和检测定位受基线飘移影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8.
针对单元疏散空间的疏散能力问题,提出了单元疏散空间(建筑物只有一个出口)的离散时间疏散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人群密度对疏散能力的影响,改变以往把建筑出口疏散能力视为常数而带来的不能真实反应其疏散能力的状况.结果表明:初始疏散密度确定时,在不同的出口宽度下,C型疏散时间略小于L型疏散时间,这种时间差距随着出口宽度的减小而减小,计算结果与 Simulex 模拟得出的结果近似;建筑物的疏散能力与出口宽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根据滞留情况,可以确定建筑的最佳出口宽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口疏散能力,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建筑出口的性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989.
基于逆边界元法的内燃机噪声源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燃机复杂噪声源进行识别和排序是内燃机噪声控制的关键.基于逆边界元法(IBEM)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利用边界元法建立了声场与结构表面振动速度之间的声学传递向量(ATV).将常规的声压测量作为输入数据,在逆向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精确地重构出结构表面法向振动速度,进而获得源面详细的振声特征信息.针对某轿车柴油机,测试了额定工况下近场144个场点声压,应用该方法在发火频率点处,重构出了柴油机表面法向振动速度分布.通过对比预测和实测声场点声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噪声面板贡献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柴油机各功能部件的噪声贡献量进行了排序,并得知额定工况下该柴油机的机体裙部是主要的噪声辐射部位.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对复杂噪声源识别易于实施。具有更广的工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0.
非线性差分-微分方程的显示精确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广义投影Riccati方程法应用于求解非线性差分-微分方程,并在符号计算机系统Maple帮助下得到了离散(2 1)维Toda lattice方程和离散mKdV lattice方程一些新的精确解,其中包括双曲函数解和三角函数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