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6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71.
广东兴宁人普遍流行有每年元宵节前后“赏灯”的习俗,通过分析兴宁客家村落内部几个姓氏宗祠的集体活动,利用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记录客家人“响丁”仪式中请灯、上灯及暖灯等环节的展演空间,可以发现兴宁客家人通过元宵赏灯仪式表达了族群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充分体现了仪式具有社会排气阀的作用。且在个案方面丰富了人类学对仪式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2.
论广东木鱼歌的民间教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鱼歌曾广泛流行于珠江流域的粤方言区,它是一种说唱文学,也是当时广大城乡百姓娱乐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木鱼歌在被人们传唱的过程中默默地发挥着其民间教化功能。这些教化功能包括:帮助人们认识文字和获得知识,向人们输封建社会的伦理,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并使人们得到情感疏泄和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673.
仪式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宗教信仰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仪式逐渐走进世俗生活,不再局限于宗教仪式,其他的还包括政治性仪式、市民性仪式、节假日仪式等,每一种仪式有有其相应的内涵,且蕴含着一定的能量。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那么建构起一套的法律仪式必定是对民众树立法律信仰,构建法治社会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74.
村落民间传统体育仪式是村落文化的外在表现,仪式展演的形态变迁是当地文化变迁的风向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田野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岔河村跳脚展演进行展考察基础上,分析了跳脚文化仪式背后的村落文化变迁与村落文化变迁的主导话语权,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75.
中国上古神话与仪式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神话是仪式的反映,仪式传承着神话.神话与仪式伴生、融合、互为依存.中国上古神话从创世始祖神话到五帝神话,再到夏商周君王神话,都不同程度地映射了原始巫术及其仪式,包含着浓烈的巫术色彩.这个时期,神话人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身份的双重性:巫神合一,君神杂糅.因此,围绕巫神的行为活动所形成的各...  相似文献   
676.
论述对象是明代创作的并收录在明代琴谱中的琴曲和琴歌,主要是根据明代刊传的谱集,对其数量、原因、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论证了其在明代古琴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677.
通过对李白《秋浦歌》(十五)几种英译文在音、形、意三个方面的比较与分析,证明了中国古诗以其音的铿锵顿挫,形的整齐简练,意的富有韵味而使得翻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唯其存在挑战性,更体现出中国古诗无法言说的美。  相似文献   
678.
先秦时期,"歌唱"义主要用"歌"表示,"唱"的本义为"领唱",是一个下位词。战国末期,基于语用原则中的"不过量准则","唱"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了特殊隐涵义(PCI)"歌唱"义。东汉至隋,"唱"的"歌唱"义由PCI向一般隐涵义(GCI)转化,而"歌"仍是{歌唱}概念域的主导词。初唐以后,"唱歌"义逐渐成为"唱"的固有义(SM)和主导义,晚唐五代时,"唱"取代了"歌"的强势上位词地位。"唱"的上位化对{歌唱}概念域的词汇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9.
《漳州师院学报》2022,(3):78-89
通过秦汉简牍,可知当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三十八句的《九九乘法歌》,以横向分列书写方式为主,汉代出现了纵向书写方式和仅有乘积的歌诀,并可知该歌诀随着秦汉时期疆域的拓展而传播到了河西地区和南海郡。通过楼兰文书,可知魏晋时期出现了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并传播到了西域地区。通过敦煌吐鲁番写本,可知唐代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已经成为常态,书写形式以纵向为主,不仅出现了大写数字本、吐蕃文本及“大九九”,而且还在歌诀中加入平方、加法、除法运算及数码,呈现了唐五代宋初敦煌及西域地区的算术教育状况。通过日本木简,可知八世纪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已经在日本各地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