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蝗蝻空间格局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黑河上游祁连山地天然草地1~5龄蝗蝻混合种群在大尺度多海拔区域中的空间格局异质性.结果表明:不同龄期蝗蝻的空间格局都呈现聚集型分布,但随着龄期的增长,聚集程度由低龄聚居型转为高龄散居型,空间依赖范围也逐渐变大;空间自相关性因龄期的不同而表现为以4龄为峰值的倒U型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南向上,并且随着龄期的不断增长,西北—东南向的变化趋势性不断增强,而东北—西南向的变化趋势性逐渐减弱;海拔梯度上垂直分异现象明显,整体上形成了互补性和均衡性条带式斑块结构.这种动态的聚集扩散过程以及空间异质性规律,反映了草地蝗蝻在海拔梯度上出土顺序以及对气候的多元适应性.  相似文献   
52.
用环刀法进行野外采样,并结合室内实验方法,对祁连山南坡高山草原等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枯落物持水量、土壤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密度均为上层小于下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密度由大到小为退化草地、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高山草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湿地.土壤的总孔隙度均为上层大于下层,总孔隙度和土壤的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为湿地、山地草原、沼泽草甸、高山草地、荒漠草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枯落物持水量最大的是湿地(57 t/hm~2),山地草原(35 t/hm~2)次之.自然含水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整体分布在6%~50%,最大的是沼泽草甸,湿地次之,最小的为荒漠草原.湿地、沼泽草甸、山地草原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好于退化草地、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除退化草地和荒漠草原物理特性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的都较为显著(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53.
甘肃南祁连早古生代火山岩研究对该区构造体制与构造演化的构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具有岛弧和大陆边缘"玄武岩-安山岩"组合的火山岩特征。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由部分熔融作用主导,经混合作用改造最终分异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54.
在1:25万武威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北祁连莲花山花岗岩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高精度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w(206Pb)/w(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26±15 Ma,属加东晚期.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莲花山岩体属钙碱性系列,少量为高钾钙碱性系列.σ=0.6~2.3,A/CNK=0.81~1.04,ΣREE=68.58~188.76,LREE/HREE=2.80~5.09,δEu=0.60~0.87.研究表明莲花山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可能形成于加厚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55.
祁连山西缘戈壁过渡带地表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肃北气象站1973-2010年地表温度和相关的气候要素实测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分析戈壁过渡带地表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戈壁过渡带地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0.85℃/10a,最为突出,春一秋季基本为0.19~0.45℃/10a;年平均地温在1986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向暖的突变.利用观测站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平均蒸发量资料以及春季平均风速与地表温度建立关系模型,表明拟合所得的地表温度与观测值之间的误差分别在0~1.2,0~1.3,0~1.5,0~2.2的小范围内波动.这说明地表温度对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平均蒸发量资料以及春季平均风速都存在响应,其中风速对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突出的响应特征,即地表温度与风速之间表现为风速增大地表温度上升,或风速减小地表温度降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中祁连东段上莫吉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意义,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得上莫吉二长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922.3±5.3)Ma(MSWD=0.037);岩石中SiO2含量为70.92% ~75.00%,Na2 O+K2 O含量为5.18% ~7.66%,山德指数(A/CNK)为1.049~1....  相似文献   
57.
《科学通报》2021,66(23):3032-3044
新元古代铁建造(iron formations,IF)主要形成于成冰纪(约717~635 Ma),而埃迪卡拉纪(635~541 Ma)IF比较少见,且该时期海洋环境争议很大.北祁连塔里干沟铁矿(IF)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约600 Ma陆源碎屑沉积建造之中,IF呈块状和浸染状构造,半自形-它形结构,主要以菱铁矿为主,可见少量燧石/石英、重晶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等,变质程度较浅,局部可见铜矿化.菱铁矿可见少量Mg替代,重晶石含有少量Sr.塔里干沟IF TFe_2O_3含量很高,其次为Si O_2和Mg O,Al_2O_3、Ti O_2、高场强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很低,表明其为纯净的化学沉积岩.IF可见较高的Fe/Ti、Fe/Al比值和Si O_2/Al_2O_3比值,稀土元素经太古宙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后,呈现轻稀土显著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Pr_(PAAS)/Yb_(PAAS)=0.16~0.70),可见Eu正异常(Eu/Eu~*=1.17~1.66),菱铁矿碳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6‰~0.1‰,暗示铁来源于海底热液和海水,碳来自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菱铁矿为原始无机沉淀成因.部分IF样品Mn O含量相对较高(1.00wt%),并显示Ce正异常,较低的Y/Ho比值,与古元古代晚期IF非常相似,暗示埃迪卡拉纪出现氧化还原分层海洋,海水表层氧化,深部缺氧、富铁,局部可能形成"硫化楔",IF形成于深部缺氧、富铁水体,与前人通过地球化学指标(例如铁组分和硫同位素等)推测的埃迪卡拉纪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和化学组成一致.  相似文献   
58.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含硬柱石榴辉岩:冷洋壳俯冲作用的证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建新  孟繁聪 《科学通报》2006,51(14):1683-1688
通过大量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 在北祁连和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中发现有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硬柱石包裹在石榴子石中, 并与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共生. 应用Grt-Omp-Phe矿物压力计和Grt-Omp矿物温度计, 获得北祁连榴辉岩中含硬柱石共生组合的变质条件为420~510℃和2.1~2.4 GPa, 估算的温压条件处于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区域, 据此推断榴辉岩形成的地温梯度为6~8℃/km, 属于典型冷洋壳俯冲带变质产物.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均产出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进一步证明了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可能是北祁连高压/低温变质带的西延部分.  相似文献   
59.
为测试南祁连冻土中下侏罗统窑街组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利用岩石热解测试方法,测得窑街组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为7.141%,游离烃平均值为0.432 mg/g、热解烃平均值为4.636 mg/g、产油潜率平均值为5.068、残余碳平均值为29.04mg/g、产率指数为0.273、有效碳平均值为0.421%,烃指数平均值为47.085;有机质的类型主要为Ⅱ2型和Ⅲ型;有机质的热演化达到了成熟阶段。窑街组中泥质岩类的有机质较为丰富,是一套很有潜力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60.
利用甘肃省祁连山东部天祝县乌鞘岭气象站1951年~2004年54 a年冰雹日资料和天祝县1961年~2004年44 a粮食产量资料,经相关系数分析法、序列试验法和WOLCH检验法,分析了冰雹及粮食产量的关系和防雹前后粮食产量的变化.发现年冰雹日数与年粮食产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达到了0.01以上显著水平.实施高炮和火箭防雹作业后,年粮食产量增加492.9 kg/hm2,相对增加率22.5%,检验效果达到了0.01以上显著水平,可信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