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1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72篇
系统科学   418篇
丛书文集   641篇
教育与普及   5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28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1567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402篇
  2010年   1403篇
  2009年   1534篇
  2008年   1667篇
  2007年   1649篇
  2006年   1209篇
  2005年   1100篇
  2004年   682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徐陈矽 《青年科学》2010,(12):44-44
打开一杯酸奶,看着白色的粘稠液体,你能想象出其中的益生茵也会建立“城市”,还有着丰富的社交生活吗?  相似文献   
942.
通过N风景区例证,认为风景区社会体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理边界、社会边界和社会体职能所交织的社会结构状态的存在,其特征具有随机性与选择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等,而解决的对策应是加强各方社会体的利益关系调适与文化上的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943.
944.
<正>目前,在我国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决策到来之际,建设部正式提出要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实现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则更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施工企业是建  相似文献   
945.
在我国,社区矫正诞生于刑事司法实践。社区矫正的早期试点被视为回家服刑,社区矫正的性质被认为是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活动。对此,我国学者质疑之声不断,一种新的观点应运而生,即从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罪犯、预防犯罪和防卫社会的视角出发,主张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防卫或保安处分措施。但前者存在拘泥于传统刑罚的强制性、严厉性之嫌,而后者又有社区矫正被泛化、扩大的倾向和司法实践操作难题。因此,理性的社区矫正性质界定应基于刑事政策的视角,即我国社区矫正是一种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46.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关系的特点和主体的特性;把握社会规律的特征,廓清社会规律的内在机制,对坚持以人为本,按社会规律办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将"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与"审美反映论"相联系,阐明审美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的特殊形式,由此具体论述文学作品与艺术形态中的反映形态的特殊性和审美反映与一般反映的区别。  相似文献   
948.
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9.
华玲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69-69,79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在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中,追求与所处环境维持和谐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探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950.
新学期开始,学生的第一课应该是什么?"安全课"应是不二之选。稍微关注社会新闻的人便知道,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溺亡、车祸、坠楼、烫伤、触电、器械伤害……有多少孩子因意外伤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孩子在新学期再也看不到自己昔日亲密的伙伴。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8万余名儿童因伤害而死亡,其中暑假是高发期。在致儿童死亡的原因当中,意外伤害居首位,发生率达16.5%。而安全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知识匮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又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密切。学校平常的交通、消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大多以"叮咛"的方式零星地进行着,无异于"杯水车薪",对各种意外防不胜防。要知道,流于表面的一般提醒、缺乏实效的安全措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