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7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621篇
系统科学   790篇
丛书文集   1219篇
教育与普及   7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51篇
现状及发展   87篇
综合类   35875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1037篇
  2014年   2490篇
  2013年   2333篇
  2012年   2768篇
  2011年   3284篇
  2010年   3131篇
  2009年   3343篇
  2008年   3629篇
  2007年   3553篇
  2006年   2571篇
  2005年   2245篇
  2004年   1515篇
  2003年   1167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背景,分析了国外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种类,举例说明了国外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是保障人们最低生活水平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措施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提供。社会救助有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从多种现象来看,我国的社会救助存在很多的不足点,如在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调程度低,协调手段单一等。文章将角度转向西方国家,分析西方国家在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调状况以及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主要模式进行分析,阐述“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策略,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阅读的普及,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使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缺乏系统性和常规性、推广途径相对有限、缺少特色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机构,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互动性的推广服务,创立主题阅读栏目,大力建设数字图书馆、培养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素养,结合本校特色、打造品牌项目等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子阅览室读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对电子阅览室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进一步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各项工作,从而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MOOCs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的教育模式已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阐述了MOOCs的定义及发展概况,分析了MOOCs对图书馆的影响,探讨了MOOCs时代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四项负责制"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在高校图书馆实施"四项负责制"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以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该馆倡导和推行"四项负责制"的情况,以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有学校正式社会支持、家庭非正式社会支持、同辈群体非正式社会支持.但是目前三者之间的互构程度有限,文章提出应在多元互动、衔接合作、主体参与的原则下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关于人口流动行为与迁移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依然鲜有研究。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迁移人群对幸福感认知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行为显著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社会地位对于迁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对于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