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磷的释放及其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会产生氨氮和磷酸盐,向环境释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本文以南阳市污水处理净化中心污泥浓缩池中的剩余污泥为对象,研究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氮、磷的释放规律,并向厌氧发酵上清液投加镁盐和碱溶液,探讨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回收发酵液中氮、磷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
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对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上清液的磷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溶胞法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细胞微生物中的碳、氮、磷等物质会溶解释放到上清液中,对上清液中的磷进行有效回收,既可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又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和缓解磷资源的匮乏。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法)对城市污水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上清液进行了磷回收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 9.70、时间10 min、镁磷摩尔比n(Mg2+)/n(PO34--P)=1.5。在此条件下,上清液中总磷(TP)、正磷酸盐(PO34--P)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83.2%、96.3%,同时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及氮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23.
漂白液的配用。漂白液的配方(体积比):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4%、水玻璃(又叫泡化碱、硅酸钠)1.7%、焦磷酸钠0.6%、白猫牌洗洁精10倍液各1份和VBE增白剂适量。按配方中各药剂浓度的要求,分别用清水配制好,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成漂白液。配量因需而定。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有机沉淀剂正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 (正丁基铵黑药 )对 Cu( )的脱除率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证明正丁基铵黑药对 Cu( )的脱除效果明显 ,反应迅速 .反应 0 .5 h脱除率达 99.9%以上 ,水中残余铜量小于 1mg· L- 1 ,达到 Cu( )的排放标准 .另外 ,对正丁基铵黑药的回收 ,也作了一定的探讨 . 相似文献
25.
采用双扩散法研究了凝胶介质的磷酸铵镁体系中分形结构的产生,并考察了影响分形结构的诸多因素,如反应物离子浓度,介质的种类、浓度、长度,离子扩散方式.结果表明,反应物离子浓度,介质的长度、浓度,离子扩散方式影响分形结构产生的时间、晶体质量,而介质的种类则决定了分形结构能否形成. 相似文献
26.
对NH4+-Mg2+-PO43--H+-H2O体系中固相MgNH4PO4,Mg3(PO4)2,MgHPO4及Mg(OH)2与液相间的热力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绘制溶液总镁与总磷摩尔比为1-1时该体系的lgcMg-pH图、lgcN-lgcMg图和lgcN-pH图,确定体系中各种固相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氨氮浓度和pH值是影响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MgNH4PO4的稳定区随氨氮浓度的降低而变小并最终消失,当pH=8.5且MgNH4PO4与Mg3(PO4)2共存时,溶液中的氨氮平衡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7.
磷酸铵镁的制备方法及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铵镁既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也被证实为一种高效肥料。它含有植物所需的镁、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颗粒的大小来控制,而且它还可以大量使用而不会引起作物烧根。 相似文献
28.
高睿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14-117,126
文章首先设计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的反应回收装置,然后将回收的磷酸铵镁加碱热解,并对热解产物磷酸氢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回用于废水脱氮、做到可循环处理.研究采用MAP的热解产物MHP吸附处理高氨氮废水,以Ca(OH)2为pH值调节剂,大大降低碱耗成本.此外,热解产生的NH3纯度高,以氨水形式收集后可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29.
废水中氨氮沉淀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MgCl2和Na2HPO4为沉淀剂,用实验室模拟废水研究了影响氨氮沉淀的因素,包括沉淀pH值、沉淀剂的添加量及氨氮的原始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沉淀pH值是影响氨氮沉淀的主要因素,它影响氨氮的沉淀率、残余氨氮浓度、Mg2 和PO3-4的沉淀率和残余量以及沉淀后水的pH值.最佳沉淀pH值为11.氨氮的初始质量浓度在1 000 mg/L以下时,随其降低氨氮的沉淀率和残余氨氮质量浓度都降低;低于100mg/L时沉淀率明显降低,但残余氨氮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mg/L,且变化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30.
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氨氮、COD、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等特点,开发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P)脱氮一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一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向单元的作用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BODs、NH3-N、E260(紫外260nm处吸光度,代表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9.29/5、87.2%、75.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