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2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8篇 |
教育与普及 | 2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9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放射性标记和薄层层析(TIC)分离发现2,4-D,GA3和6-BA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肌醇-1,4,5-三磷酸(IP3)水平的增加.在最适浓度下的作用效果是:GA3>2,4-D>6-BA.但脱落酸(ABA)没有引起IP3含量的变化.低温(0℃)和高温(35℃)胁迫亦引起IP3含量的增加.2,4-D,GA3,6-BA和温度胁迫的共同处理对IP3含量的增加有协同作用.表明2,4-D,GA3,6-BA和温度胁迫促进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ABA也许不参与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 相似文献
52.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磷酸奥司他韦-乳铁蛋白干粉吸入剂。以m(L-亮氨酸)∶m(甘露醇)、溶液体积、进料速率、气体流量为影响因素,以收率、卡尔指数(Carr’s index)、空气动力学直径(Da)、体外肺部细微粒子沉积率(FPF)为主要指标,设计了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制剂配方及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m(L-亮氨酸)∶m(甘露醇)=3∶0,溶液体积40 mL,进料速率约6.4 mL/min,气体流量约473 L/h。采用CCK-8法测试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干粉吸入剂对正常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的毒性,并采用梯度稀释法和菌落计数法测试了干粉吸入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干粉吸入剂的质量浓度不高于600μg/mL(所含磷酸奥司他韦的质量浓度约为353μg/mL)时,HPAEpiC细胞的存活率大于90%,表明制备的干粉吸入剂在此浓度范围内对HPAEpiC细胞几乎没有损伤作用;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干粉吸入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22.50%。 相似文献
53.
实验证明,在低品位二次能源的利用中,利用过冷沸腾原理浓缩磷酸,可以使磷酸浓缩的蒸发负荷达到0.9kg/(m2·K·h),传热系数达引进专用浓缩装置的75%,而加热面的最高温度不超过70℃。这一现象将对湿法磷酸浓缩技术的工艺、设备、材质和操作运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1.9、9.6、19.3、193μg/kg)的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褐菖鲉肝脏、肾脏和脾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d的曝污实验中.低剂量的TBT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产生诱导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TBT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钟形曲线.这提示TBT暴露会影响褐菖鲉正常的代谢及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1HNMR分析方法,对由N—(杂环基甲基)水杨酰胺与(硫代)磷酰二氯关环反应的产物结构的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此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7.
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渗透胁迫能够诱导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累积,增加乙烯释出;ADC的竞争性抑制剂D—Arg可以有效地逆转内源PA,ACC以及乙烯在渗透胁迫下的累积和释出增加。但能促进胁迫下MACC的累积.这是由于D—Arg竞争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PA的生物合成,有可能造成氨丙基的累积.加速了Met循环。导致ACC过量形成并迅速转化为MACC,因此,就表现出OS D—Arg处理6h和12h小麦幼苗内源PA和ACC含量下降,MACC明显积累。乙烯释出量减少.综合实验结果认为:D—Arg可能与植物体渗透胁迫下的“去毒代谢”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水系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以及负极材料磷酸钛锂的特点,综述了磷酸钛锂性能提升改性方法,包括特殊结构改性、晶格掺杂、引入高效导电剂等磷酸钛锂的研究进展阐释了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9.
在由PA序列生成的线性过程误差下,讨论了非参数回归函数加权估计的Berry-Esseen界,其Berry-Esseen界可达O(n~(-1/6)). 相似文献
60.
对以湿法磷酸和工业尿素为原料合成磷酸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较为适宜的用湿法磷酸合成磷酸脲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