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2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8篇 |
教育与普及 | 2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9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研究了动力电池用5V纳米正极材料磷酸钴锂(LiCoPO4)的喷雾裂解合成技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中使用喷雾干燥法获得前驱体,通过高温裂解等一系列手段获得LiCoPO4纳米正极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LiCoPO4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裂解温度是影响LiCoPO4合成的主要因素,650℃以上温度煅烧获得纯相LiCoPO4.纯相LiCoPO4的电化学性能不甚理想,而掺杂Fe元素部分取代Co能够提高LiCoPO4的初始容量和循环性能,使得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研究探讨了将大型燃煤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副产的硫酸铵母液送至磷酸铵装置联产湿法磷酸的可行性。经论证得出:硫酸铵母液联产湿法磷酸既可保持烟气脱硫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实现锅炉烟气达标排放,又可回收利用烟气中的硫资源;如果企业同时拥有烟气脱硫装置和磷复肥装置且相距较近,则联产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6528澄清剂或磷酸用量、pH值、温度、振荡时间等因素对蔗糖分转化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和网格优化法,得到了各因素对蔗糖分转化率影响的数学方程和优化值。分析并比较了6528澄清剂和磷酸对蔗糖分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将斑马鱼(Brachyclanio rerio)暴露于秋水仙碱5个浓度组(0mg·mL-1、10.00mg·mL-1、14.12mg·mL-1、19.95mg·mL-1、28.18mg·mL-1、39.80mg·mL-1)中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设置秋水仙碱3个浓度(0.67mg·mL-1、1.70mg·mL-1、4.26mg·mL-1)将斑马鱼进行21d慢性毒性实验,每7天测定肝脏和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N+-K+-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活性。结果表明,秋水仙碱对斑马鱼的LC50为16.90mg·mL-1,随着秋水仙碱浓度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斑马鱼鳃中SOD和Na+-K+-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肝脏中SOD活性增加,Na+-K+-ATPase活性总体呈现抑制趋势。斑马鱼肝脏和鳃中的SOD及Na+-K+-ATPase对秋水仙碱敏感,可以作为观测指标用于评价秋水仙碱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1.9、9.6、19.3、193μg/kg)的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对褐菖鲉肝脏、肾脏和脾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d的曝污实验中.低剂量的TBT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产生诱导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着TBT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钟形曲线.这提示TBT暴露会影响褐菖鲉正常的代谢及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不同交联比(NaAlO2交联剂/PE92磷酸酯胶凝剂)对NaAlO2与PE92交联反应体系的pH值以及对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粘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硫酸的浓度对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的最佳交联比、最佳交联pH值以及其耐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NaAlO2与PE92交联反应体系的pH值随着交联比的增大而增大;(2)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最佳交联pH值为440~4.60;(3)硫酸的浓度对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的最佳交联pH值没有影响,但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的最佳交联比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磷酸酯铝类油基冻胶压裂液中加入硫酸后,可以使其耐温能力提高18℃左右. 相似文献
117.
金黄色葡萄球菌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MWDSP的表达、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特异性磷酸酶是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生物体内信号转导、生长调控、新陈代谢等许多基本的生理活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分子质量双特异性磷酸酶sLMWDSP(low molecular weight dual-specificityphosphatase,Staphylococcus aureus)基因从金黄色葡萄球菌cDNA库中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高纯度的sLMWDSP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得到.酶学性质研究表明:sLMWDSP催化对硝基苯磷酸(-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6.7,最适温度为35℃,且该酶的活性不依赖于金属离子.磷酸酶通用抑制剂岗田酸(Okadaic acid)、EDTA对sLMWDSP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但钒酸钠能明显地抑制该酶的活性.sLMWDSP对pSer/Thr以及pTyr的寡肽均有去磷酸化作用,这说明sLMWDSP是一个新的双特异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18.
用拟三元相图考察了OP-4[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和OP-7[壬基酚聚氧乙烯(7)醚]为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非离子型微乳液体系(OP-4 OP-7)/苯甲醇/煤油/HCl在有或无萃取剂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时的相态及其增溶性质.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中无P204时,相图中存在W/O单相区、WinsorⅠ、Ⅱ和一个较大的WinsorⅢ区;加入P204后,微乳液系统的相态变化趋于简单,此时形成的W/O微乳液适合作为液膜提取稀土钕. 相似文献
119.
利用放射性标记和薄层层析(TIC)分离发现2,4-D,GA3和6-BA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肌醇-1,4,5-三磷酸(IP3)水平的增加.在最适浓度下的作用效果是:GA3>2,4-D>6-BA.但脱落酸(ABA)没有引起IP3含量的变化.低温(0℃)和高温(35℃)胁迫亦引起IP3含量的增加.2,4-D,GA3,6-BA和温度胁迫的共同处理对IP3含量的增加有协同作用.表明2,4-D,GA3,6-BA和温度胁迫促进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ABA也许不参与绿豆黄化幼苗肌醇磷脂代谢. 相似文献
120.
乳化液膜法净化湿法磷酸除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化液膜技术对湿法磷酸进行脱镁净化是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新途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萃取剂对湿法磷酸中脱镁效果有高度显著的影响,而表面活性剂、膜试剂和反萃取剂对镁的脱除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