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5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於贤德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6):77-82,87
严歌苓作品深刻揭示女性生存状态的艰难现实,着力描述女性在苦难压迫下的不幸遭遇和奋力抗争的艰辛与痛苦,充分展示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历尽磨难的心路历程,深刻表现了女性多灾多难的悲惨命运,真实揭示了女性在受苦受难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的生命意志和明智的抗争策略。尤其是很多女性在苦难中还能挺身而出,对同样处在困境中的弱者伸出救助之手,在救苦救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性得到升华,这种慈悲为怀的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苦难中的女性善良、坚韧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52.
池莉的小说创作经历了几次攀升后走向了新世纪,然而新世纪中国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池莉以自己对艺术的执著无意识地抗争这种危机.她的小说创作在此时具有明显的深刻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批判精神初露端倪,悲剧意识的诗性表达,人文情怀的合理诉求.另外小说形式也随之而变:以前的小说注重叙述故事,此时的小说强调传达情绪.这些变化增添了小说的风韵,突出了小说的文学品格. 相似文献
53.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4):9
正《武陵学刊》自2010更名后遵循学术性、创新性、地方性的办刊宗旨,坚持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相结合、宏观研究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特色研究与追踪前沿相结合的办刊思路和学术品格,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和本校学术优势,及时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为学术繁荣、学科发展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4.
55.
57.
汤荣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8-10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58.
历史剧《屈原》是一部浪漫抒情诗剧杰作。它在结构上具有集中统一的特点,主要人物的戏剧动作(特别是内心动作)呈现出逐步深化、层层迭进的轨迹。屈原和婵娟等艺术形象带有浓厚的理想化、抒情化特征,特别是屈原形象,把中华民族的道德美和情操美发扬光大起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的运用,对于诗意地表现屈原魂灵,"发掘"大波大澜时代的悲剧精神,颇有积极意义。作者擅于驰骋艺术想象,将历史背景、乡土民情等等幻化成鲜明的艺术形象,以诗的意趣和氛围营构出特定的戏剧情境。 相似文献
59.
罗汉松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2):64-67
苏轼以文为诗、以学为诗,自后山、易安以还,学界多有论述.但对其以文论诗、以学论诗的批评方法,却少有涉及.苏轼以文、学为批评,显然是出于他一贯的以文、学为诗的学术思维习惯和学术背景.他的以文、学为批评,集中体现在其对杜诗"诗史"品格批评上. 相似文献
60.
覃好君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3,25(5):62-66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兼容并包、自我批判和自我创新等品格。这些优秀品格使得中华民族精神能充分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成分,承接传统文化和异质文化的精华,为民族精神增添生机与活力,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与时俱进,成为支撑中华民族自立、前进、发展的钢铁骨架,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